近日,廈門兆翔花卉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亞軍通過票選,當選為國際商業蘭花生產者協會(ICOGO)第三任理事長,成為繼美國松井蘭花公司總裁松井紀潔、臺灣臺大蘭園董事長賴本智之后擔任此項職務的首位大陸企業負責人。這意味著ICOGO的工作重點將移到中國大陸,便于大陸蘭花企業借助此國際平臺,走向更大的市場舞臺。
據了解,ICOGO由松井紀潔于2007年成立,總部設于美國,在加州注冊,是一個代表蘭花生產者的國際性組織,目前已有包括Floricultura、Anthura等國際知名企業在內的102名成員。該協會通過成立新體系來保護蘭花新品種,幫助全世界的育種者、繁殖者和生產者交換育種材料。其通過開展年會、區域會議,開辦蘭花學校,舉辦商業展示,出版會刊等形式促進成員間的信息和技術交流。ICOGO自成立以來,一直在促進蘭花產業的全球化發展。
目前,中國市場已成為僅次于歐洲的第二大蝴蝶蘭消費市場。中國大陸于近年取代中國臺灣,成為第一大蝴蝶蘭生產基地,引起眾多國外貿易商的濃厚興趣和關注。然而由于蝴蝶蘭產能過剩和嚴重的產品同質化,再加上業者缺乏品種保護意識,相關法規缺乏執行力,中國蘭花市場仍處于無序競爭的狀態。
“中國大陸蘭花企業的國際化程度較低,企業家亟須走出去學習成熟的市場和商業運行模式,借鑒他們的優勢,以形成我們自己合理、科學的發展方向。”劉亞軍說,“此外,除了傳統的歐美、日本出口市場,一些新興蘭花消費市場的潛力很大,如俄羅斯、南美、印度、澳大利亞等,而大陸蘭花企業對這些地區的市場知之甚少。”
劉亞軍認為,中國蝴蝶蘭發展要想達到國際水準,必須完成以下三大轉變:首先,品種保護權得到完全保障,新品種保護法能得到有效實施,加大執行和懲罰力度;其次,企業需建立完善的品種管理體系,包括新品種育成體系、品種規劃體系、品種中試以及親本保留管理四個部分。由于從篩選出新品種到不斷測試優化,再到擴量、上市推廣,需要五六年的時間,而現在許多大陸企業在推廣新品種時缺乏品種管理意識,存在“賭博”成分,導致一些重金“打造”的新品種不適應市場需求,或是因管理不善,新品種迅速在市場泛濫,價格很快下滑,兩三年就被迫退出市場。品種管理體系旨在將蘭花企業的時間和資金合理地投放在有價值的品種上,保證豐厚的市場回報。此外,還需要提高終端市場的產品附加值,摒棄簡單的低層次、不斷重復的產品形態,不斷進行產品創新和開發。
據了解,今年10月,ICOGO將在廈門舉行年會,屆時來自世界各地的蘭花從業者將齊聚一堂,而國內的蘭花企業也有更充分的機會展示自己,獲取世界蘭花產業信息,學習更先進的商業模式。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m.gops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