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生態問題需要全球共同努力
2013-04-18 07:57:00 作者:蔡虎堂 來源:中國環境報 瀏覽次數:
和解:共同的拯救
生態問題歸其根本還是發展方式問題,因此必須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一種安全和可持續的能源道路是至關重要的,一條環境上合理和經濟上可行的能源道路是不可缺少的,這將是一條能使人類進步持續到遙遠未來的道路。
當前,在地球面臨的威脅人類生存的十大環境問題中,全球氣候變暖位居榜首,其主要原因是人類違反自然的活動,產生溫室氣體。根據國際能源機構(IEA)的研究,如果人類不加以有效控制,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的長期濃度將超過1000ppm二氧化碳當量,全球溫度將比工業革命前升高6°C。根據世界自然基金委員會最近發表的報告,如果全球海平面上升50厘米,136座沿海大城市、價值28.21萬億美元的財產將受到影響。但是,人類社會要發展,經濟要增長,生活要改善,都需要能源。當前世界能源消費主要是石油、天然氣和煤炭。能源消費的增長必然導致二氧化碳的增加。為了保護全球氣候,抑制進一步變暖,需要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這兩者就構成了矛盾。
為了解決這個矛盾,國際社會逐漸找到一個解決辦法,就是走低碳發展之路。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如果這種低碳經濟得到大力發展,一個更加清潔、美好的世界值得期待。
低碳經濟實現方式可概括為兩種:一是改變能源使用結構,二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具體來講,改變能源結構是指降低對化石能源的依賴,提高一次能源使用中太陽能、風能、核能、生物質能、水能等非化石能源的占比,達到減少碳排放的目的。其中,太陽能、風能和核能將是未來發展的重點。
氣候變化問題主要由發達國家造成的。專業機構數據顯示,工業革命以來,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占全部排放量的75%~80%。因為有歷史責任,所以發達國家在解決氣候變暖問題要負起更大的責任。因此,共同而有區別的責任成為國際社會商討對策與合作行動的根基。然而,由于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減排目標、資金和技術支持等關鍵問題上依然存在嚴重分歧,通過召開國際會議協調解決問題的期望被不斷調低。一個由人類自身活動造成的威脅人類生存的問題,陷于相互觀望、指責和推卸責任的境地,人類自私和短視的弱點在環境問題上暴露無遺。
氣候變化深刻影響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是各國共同面臨的重大挑戰。為此,世界各國應在履行各自責任的基礎上,本著實現互利共贏的目標,達到共同發展。我們并不否認各民族的個性,可也不能不承認個性中又存在著共性,即人類共同的繁榮昌盛。人類不僅要認識它,而且還要負責任的去積極參與它,只有這樣才能走出人類尷尬的發展困境。
馬克思、恩格斯思想指出,要實現人類與自然和解,必須以人類本身的和解為前提,也是馬克思主義生態哲學的精髓所在。面對困境,人類應該有同一個綠色夢想,并為之付出行動。
(作者:廈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編輯:lji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