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記者從行唐縣獲悉,行唐縣嚴格按照石家莊市委、市政府堅決治理環境污染工作部署,連日來,在境內高速公路、國道、省道等主干道兩側、重點企業、產業聚集區以及縣城周邊,到處可見挖坑栽樹的身影,丘陵山區的崗坡地上挖掘機正忙著“平地造田”,作為生態環境整治工程的一項重要內容,該縣植樹造林建造生命“綠肺”,讓呼吸更“給力”。
百里綠廊將成道路“吸塵器”
乘車駛過京昆高速公路行唐段,只見公路兩側新栽的速生楊、毛白楊成方連片,如列隊的士兵排列整齊,在公路兩側形成一道50米寬綠色長廊。
百里綠色長廊綠化工程,即強力推進縣內高速公路、國道、省道等主干道的綠化美化,公路綠化總長121.32千米,栽植樹木115萬株。其中在京昆高速公路兩側建設50米寬綠化林帶,總長25.49千米,面積3827畝,植樹42.1萬株;在省道無繁線、京贊線、二號路、外環路兩側建成30米寬綠化林帶,總長56.97千米,共需補植樹木44.835萬株,縣鄉級公路綠化長度38.86千米,植樹28.07萬株。
一片樹林就是一臺吸塵器,“道路兩側建設百里綠色長廊,不僅是為了保護路基,更是為了吸收越來越多的汽車尾氣,防塵降躁,美化環境。”在路旁植樹的縣林業局技術人員邊指導邊解釋。
綠色屏障把丘陵山區變生命“綠肺”
日前,地處行唐北部丘陵地帶的南橋鎮東安太莊及周邊近萬畝坡腳溝谷里、荒坡石溝上,工程隊正忙著打坑栽植蘋果、核桃樹。一片片果樹林成方連片,與毗鄰的玉亭、城寨6個鄉的核桃種植呼應連帶。至此東起南橋鎮北龍崗西至翟營鄉南掌頭,綿延24公里的丘陵變“綠肺”,形成一道亮麗的綠色屏障。
行唐縣屬太行山淺山區,山區、丘陵面積廣闊,既要山清坡綠又要經濟富民,該縣因地制宜制定了《行唐縣“十二五”期間核桃基地建設實施方案》,規劃到2015年,在丘陵地帶利用荒坡、次地、河岸、溝渠,發展核桃種植10萬畝,對栽植300畝以上的村,每挖一個坑,補貼0.5元,栽植一株核桃苗補貼1.5元。
“今年重點圍繞發展農家樂和農業觀光項目,繼續實施項目和工程造林,綠化荒坡荒灘1.925萬畝,植樹114萬株,在南橋鎮、翟營鄉、北河鄉等7個鄉鎮38個行政村新栽植優質核桃1.6萬畝、88萬株;以東安太莊村為中心,輻射帶動周邊村莊,新增“三優”蘋果1000畝、11萬株;以河北團山紅生態農業產業園、上閆莊神樹灣生態農業開發園項目為載體,綠化荒坡2250畝,栽植桃、蘋果、甜柿、櫻桃等果樹15萬株。”該縣林業局局長王榮林介紹說。
目前,該縣薄皮核桃種植面積已發展到4萬多畝。根據測算,十萬畝核桃基地全部建成后,丘陵區森林覆蓋率將由目前的20%提高到30%以上,凈增10多個百分點。
該縣還對山區非法采礦點、尾礦、排渣場進行綜合治理,利用封、播、育等多種手段,以棗樹栽植為主,擴大行唐大棗栽植面積,完成造林4000畝,植樹54.8萬株。
條條綠帶釋放新鮮空氣
驅車行走在行唐縣二環路上,只見道路兩旁新栽的速生林成方連片,剛剛澆過水的樹苗開始泛青,孕育著無限生機,環縣城形成一道綠色長廊。
據悉,今年春天,行唐縣大力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重點搞好村莊“10邊”綠化,完成綠化面積3000畝、植樹76萬株,其中33個基層建設年重點村、20個緊臨高速公路、主干道路的村莊每村新栽樹木不少于2000株。
行唐縣還對該縣文化廣場東側綠化帶進行改造,搭配栽植紅瑞木、棣棠等觀賞樹木1.5萬株,對一號路與北外環交叉口建設6138平方米的綠地,栽植雪松、白皮松等喬木185株,月季、紅葉小檗等灌木1.14萬株。并重點抓好香港路、龍州大街、玉城大街、一號路等道路綠化補植工程,補栽花木14.69萬株,在龍州大街東段北側建設60畝公園。
“為保證成活率,今年我們樹種選擇、苗木標準、栽植要求特別嚴,不合格苗木一律不用,還采取了綠化責任分解、督導檢查、加大林業執法力度等措施。保證栽一棵,綠一棵。”行唐縣林業局副局長仇根柱告訴記者,今年該縣確保完成鄉村植樹359.8萬株,造林3.1萬畝;城區栽植喬木1611株、灌木10.69萬株、草花6.5萬株,建設綠地面積6138平方米。
|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m.gops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