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中國的藍圖既包括山清水秀,又包括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在植樹節到來之際,記者就造林成效、“大樹進城”等熱點問題,專訪了國家林業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張建龍。張建龍表示,“大樹進城”和官員的考核機制有關系。今后將完善法律法規、修訂具體政策,堅決糾正不合理行為。
木材消耗量相當于現有全部森林
問:現在很多地方都在開展植樹活動,但也有人對這些年造林成效有疑問,認為“植樹不見樹、造林難成林”,你是否贊同?
答:公眾感到這些年造林力度很大,但森林面積增長速度沒有想象的快,主要有幾個因素在抵消,包括林木自然死亡,木材生產消耗,林地征用占用和自然災害損毀。造林是在自然狀態下的生命培育過程,都存活下來很難。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為生產木材而消耗的森林資源數量,相當于把現有森林全部砍了一遍。
小苗難活、追求政績致“大樹進城”成風
問:近年來很多城市提出建設“森林城市”,個別地方為求快,大搞“大樹進城”,導致一些樹木死亡。林業部門對此持什么態度?
答:2004年以來,我們啟動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活動。41個獲得“國家森林城市”稱號的城市,在“創森”期間,年均森林覆蓋率增加0.8個百分點。對于“大樹進城”“大樹移植”,我們堅決反對。大規模地采挖、移植大樹進城,違背林木生長規律,造成原生地森林資源、生態環境破壞。大樹進城的原因,一是城市中栽小苗難以成活,對此我們要求栽大苗而不是栽大樹,二是一些官員追求政績,恨不得“一夜成林”,這和官員的考核機制有關系。今后,將完善法律法規、修訂具體政策,聯合有關部門開展綜合治理,堅決糾正不合理行為。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m.gops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