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中國 植樹先行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3月12日為我國一年一度的植樹節,今年的植樹節主題是:深入開展造林綠化,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在如今生態環境日益惡化,霧霾頻現的形勢下,結合十八大所提出的“美麗中國”的構想,這個植樹節顯得尤為重要,它不僅僅提醒我們要植下一棵樹,種下一片綠,更提醒我們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生態環境的修復,為美麗中國的建設,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各地植樹情況
在植樹節前后,全國各地積極行動起來,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植樹造林活動,政府與市民攜手,為創建美麗中國增添一份綠意。
北京:植樹進街巷胡同
植樹節當天,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在北京全面展開。據了解,北京今年計劃義務植樹300萬株,撫育樹木900萬株。據首都綠化委官員透露,32年來,首都參加義務植樹的總人數達7804萬人次,植樹總株數達1.89億株,成活率達88%。全市森林覆蓋率由12.83%提高到38.6%,林木綠化率由16.6%提高到55.5%;城市綠化覆蓋率由20.08%提高到46.2%,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由5.14平方米提高到15.5平方米。
今年北京共設立義務植樹接待點23處,新植面積5821畝、林木撫育面積480畝,供單位、家庭和個人參加義務植樹勞動。此外,還設立林木綠地認養點123處,提供認養樹木88.9萬株、綠地1104.7萬平方米。同時,設立古樹名木認養點26處,有包括檜柏、油松、柏樹、國槐等755株古樹名木等待市民來認養。據了解,全市共有4萬多株古樹,樹齡越大、越珍貴的古樹,認養價格越高,認養1株古樹相當于義務植樹50株。
今年還將在北京城區內開展“植樹進街巷胡同”活動,挖掘街巷胡同、老舊小區的綠化潛力,鼓勵居民自己動手植樹,拓展綠化空間。在農村開展“植樹進村莊”活動,鼓勵農民在房前屋后、河旁湖旁等一切可種樹的邊角空地上,開展植樹活動,提升村莊綠化美化整體水平。
上海:建設生態文明 共建美麗家園
據了解,今年上海的全民義務植樹和綠化宣傳活動將以“建設生態文明、共建美麗家園”為主題展開,全市計劃推出全民義務植樹活動點20多個,面積31.1萬平方米,全市183.4萬平方米公園綠地和8.99萬株樹木可供單位團體、市民認建認養。
3月份植樹節期間較大規模全民義務植樹活動主要位于崇明縣豎新鎮躍進村、浦東新區三林大型居住區、寶山區南大地區、普陀區外環楔形綠地、奉賢區南橋居住區綠地、海灣國家森林公園等地區,其中崇明縣豎新鎮躍進村綠地可供市民報名義務植樹,海灣國家森林公園收費接受市民種植紀念樹。
在積極推進義務植樹的同時,上海市還大力開展各種方式的綠化文化活動。綠化知識和服務“進社區、進學校、進軍營、進園區、進村宅、進樓宇”的“六進”活動全年將不少于1000場次。
廣東:加快造林綠化 建設美麗廣東
植樹節前后,廣東全省各地黨政軍民紛紛參加義務植樹,掀起以“加快造林綠化、建設美麗廣東”為主題的造林綠化新高潮。據廣東省林業廳透露,今年全省將完成義務植樹近9000萬株,全省要完成3000公里生態景觀林帶建設和300萬畝碳匯林建設。
山西:因地制宜種活每一棵樹
據了解,山西省今年義務植樹預計達到5000萬株。將組織群眾義務植樹,平均每個成年人義務植樹為3—5株。并且山西省綠委辦要求,各地在組織義務植樹過程中一定要輕車簡行,因地制宜種活每一棵樹苗。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鄭州將用三年力爭鄉村綠化率達30%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這不僅是城市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農村建設的目標。【詳細】
朱建寧:美麗中國背景下的國土風貌整治
從歷史來講,古今中外好的園林作品,都是國土風貌或者國土典型特征的再現。只不過對于國土風貌的再現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關心奇特的一些方面,以中國園林為代表【詳細】
未來10年 河南規劃造林2252萬畝
河南省政府在鄭州舉辦了《森林河南生態建設規劃(2018-2027年)》評審會,經過審閱、質詢和討論,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侖、中國科學院院士傅伯杰、中國科學院院士唐守正等院士、專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一致同意通過該《規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