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植物園擴容1.5倍 環巢湖將添更多濕地公園
家門口、河水旁、馬路上、城市邊……處處都是合肥添綠的戰場,未來我們的家將住在森林里。
今天上午,記者從合肥市林業和園林局中心組學習會議上獲悉,今年合肥將有一攬子添綠工程。圍繞綠道規劃,完善城區綠化,大蜀山森林公園、植物園二期擴建、環城公園綠道建設和景觀提升以及包公園廉政教育基地都將在今年有新動作,城區今年新添綠化面積將達1200萬平方米。
關鍵詞一公園發射塔將別大蜀山
“大蜀山山頂上豎著的那座省電視臺發射塔已經被列入‘遠期遷出單位’中,遷出后市民可登頂一覽合肥城市風光。”今天上午的學習會議上,大蜀山森林公園管理處介紹。
“能否遷出還需要與電視發射塔擁有單位協商,近期盡最大努力在發射塔外圍做景觀,提升發射塔觀賞性。”
植物園擴容1.5倍
始建于1987年的合肥植物園二期擴建工程也被列入2013年的重點工程。擴建后,植物園將增面積600畝,總面積至少是如今的1.5個大。總投資1.85億元。擴建后將新添熱帶植物館,南門新添地下停車場等。
廉政公園更有包公味
作為安徽首個廉政主題公園的合肥包公文化園2013年也將有動作。“廉政教育基地將突出特色,發揮包公園自身優勢,突出‘包公味’。”包公園主任吳東斌介紹,大的方向是以廉政為主題,以包公文化為主線。利用多媒體結合傳統展陳等途徑,安排小型的宣傳活動,放映有關“文物包公”和廉政教育的宣傳片;搭建露天廉政演出舞臺,以“包公杯”廉政文化品牌為主要演出內容;在游客較為集中的時間段,安排包公戲劇人物組合定時在景區內進行演藝巡游。
環城公園設慢行道
二環內的老城區人口密集而公園綠地相對不足、市民休閑健身不便等問題也都將在今年陸續得到解決。環城公園將打造9.5km的園林城市風情線,連接各個區間,串成環城貫通無阻的綠道,還可能打造環城公園的慢行系統,包括自行車道、林蔭道,提升服務設施,讓環城公園真正成為園林城市的旅游風景區。
關鍵詞二森林讓森林包圍合肥城
2年多的森林合肥建設已經為合肥添綠超過45萬畝,今年合肥實施的“五森工程”還將讓更多森林包圍你。
據了解,森林合肥建設兩年多來,已累計投入各項綠化資金達70余億元,植樹造林超過42萬畝,城區綠化超過3萬畝。這個數字相當于950個逍遙津公園那么大的綠量。業內人士分析,合肥2年新添的綠量相當于凈化了4萬多輛奧迪車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森林進城、森林圍城、森林上路、森林入村、森林覆嶺……今年,“五森工程”將繼續建設。其中,城市西北(董鋪水庫、大房郢水庫保護區210平方公里范圍內)、西南(紫蓬山、大蜀山一線)、東南(巢湖邊岸至四頂山及東部沿山區域)、東北(眾興、管灣、雙龍湖等水庫周圍)等,都將圍繞山水湖岸建設大型森林,建成一道城市森林的生態屏障。
合肥也將新添更多森林旅游開發模式,肥西紫蓬山、肥東岱山湖、四頂山、巢湖銀屏山、廬江東顧山等森林資源都將得以合理利用,合肥人在家門口就可以找到更多森林公園去旅游。
關鍵詞三環巢湖將添更多濕地公園
今年合肥在環巢湖濕地保護開發、山體修復等領域有一系列新動作。
其中,巢湖周邊低洼地、圩區生態濕地、濕地公園等將成為添綠重點,重塑巢湖邊岸生態和環湖生態景觀;濱湖規劃區域內,重建集生態、景觀、親水、休閑等功能于一體的濱湖風貌景觀。
此外,環湖一批濕地項目將列入環巢湖生態示范區建設的二期項目中,合肥也將盡快建成各種層級的濕地公園,申報市級、省級濕地公園。
關鍵詞四市權下放今年開評最佳公園
去年,合肥市林業和園林局完成了“市權下放”工作,今后合肥護綠人的義務與職責也更加明晰。建立分級管養、職能明確、標準具體、責任落實的長效管養機制。
今年,合肥將研究制定各類園林綠地養管標準和監督考核辦法,開展最佳公園、廣場、游園、道路綠化養護評比活動,組建全市“護綠使者”愛綠護綠志愿服務隊伍,開展愛綠護綠志愿服務活動。
關鍵詞五公益林市民一起添綠護綠
如今新小區越來越漂亮,可老舊小區因為歷史遺留問題綠量總體不高。今年,合肥將繼續做好城市道路沿線單位內部的綠化提升,調動轄區單位搞好內部綠化,解決“大綠小不綠,外綠內不綠”的問題。此外,市民也可以參與園林綠化的認建認養,全市將規劃建設多處公益林,讓更多市民參加義務植樹,建設一批“八一林”、“青年林”和“巾幗林”等。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趙泰東:韓國江陵市鏡浦濕地修復計劃和現狀
從20世紀60年代,鏡浦濕地進行了大范圍的農耕地開墾,居民對鏡浦湖進行了圍湖造田,湖水面積也越來越小。隨著世界上對于濕地修復的重視,在鏡浦濕地也開始進行了修復的進程【詳細】
安徽5年新增濕地17萬公頃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加強安徽省濕地保護地體系管理有效性項目(GEF項目)終期評估會上獲悉,自2013年12月以來,安徽新增濕地面積17.53萬多公頃,濕地總面積達104.18萬公頃,占省國土面積的7.47%。【詳細】
英研究人員首次在植物中發現稀有礦物
近日,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上首次發現一些虎耳草屬(Saxifraga)高山植物的葉片可以產生稀有礦物球霰石,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植物志》上。【詳細】
云南省第一個以濕地命名的保護區
高原出平湖,難能可貴,于是人們習慣性地把這些大湖大河稱為“海”。知名的麗江拉市海,不是海卻有比海景還要美的海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