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佑輝委員:北京應建設成低碳、綠色首善之都
昨日上午,在北京市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現場,對外友好界委員林佑輝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說,最近很多人都在談“中國夢”,當然每個北京人心中也都有個“北京夢”。在他心目中,北京首先應該是低碳、綠色的首善之都。
林佑輝認為,自北京城市整體規劃(2004―2020)出臺以來,首都的城市建設漸進佳境,舊城保護,文化保護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取得了積極的成效。但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隨著現代化城市進程的不斷推進,在“大拆大建”之中,如雨后春筍,拔地而起的城市“水泥森林”、“玻璃幕墻”,使北京在“灰色”的空氣中,有些灰頭土臉。 最近持續不斷的霧霾天,屢遭戲謔的“北京咳”就是環境給人的沉痛教訓。
作為一個懷揣“北京夢”的政協委員,針對北京的城市污染治理、軟性環境改善,林佑輝開出了兩副“藥方”。
第一是建議在北京有條件的道路上開設“自行車美麗生態道路”。交通擁堵、機動車排污是導致城市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北京的空氣狀況令人堪憂,空氣污染防控形勢不可樂觀,為此,建議根據實地情況,在北京城市不同地區、地段開設自行車專用通道。車道應美觀、重綠化,也可增設文化景觀,并與城市地鐵車站、公交樞紐接軌,可借鑒荷蘭、德國等歐洲國家前衛城市的經驗,使之成為市民安全出行、健康出行、低碳出行的通道,成為北京實行低碳、綠色的人文標志。
另一方面,解決北京的大氣污染,不是種幾棵樹就能解決的問題,應該有科學合理的規劃。 林佑輝建議盡快出臺《北京綠地保護建設法規》,使北京的城市綠化工作有法可依。他提議,拆一片城區,還一片綠林;開發一片新區,建設一片生態林。 不要把城市變成水泥森林,或玻璃森林。要看到綠色,不是只看到一小塊的綠色, 而是要能看到成片的綠地。北京的綠化要在現基礎上,拓建城市森林、生態園林。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鄭州:以生態綠化方式讓古遺“活”起來
鄭州市生態保遺工作推進會在新鄭召開。鄭州市委常委、統戰部長、市生態建設領導小組副組長楊福平出席會議。鄭州市財政局、文物局、各縣市區、管委會生態保遺工程等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會議。【詳細】
評論:“瘆得慌”的天津瓷房子該被拍賣嗎?
位于天津市和平區赤峰道64號的“瓷房子”,因其主人的獨特裝飾,變成了當地一景。但是,自誕生之日起,瓷房子就被質疑“破壞歷史舊貌”、“裝飾俗氣”等。最近,瓷房子因其主人身陷借貸官司,法院宣布將被拍賣。【詳細】
文物古跡終究是要給人看的 怎么與世隔絕
如果秉持“為保護而保護”的心態,讓文物古跡與世隔絕,讓世人無法從中得到精神養料,這些文化遺產的價值就打了折扣。【詳細】
國家文物局調研北京歷史文化名城文物保護
近期,國家文物局調研組與北京市相關負責人共同調研歷史文化名城文物保護工作,實地查看萬松老人塔、楊椒山祠、寧郡王府等文物保護單位騰退利用情況,并就北京歷史文化名城與文物保護工作進行了專題座談。【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