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茂物植物園:建成尸腐花DNA銀行
2013-01-08 14:32:06 來源:科技日報 瀏覽次數:
印尼茂物植物園與印尼科學院合作建成首個尸腐花DNA銀行。據茂物植物園負責人慕斯泰德介紹,該園科研人員與印尼科學院合作,成功培育了Amorphophalus Titanum尸腐花。在此基礎之上,科研團隊利用雜交技術培育出200多顆果實,其種子發芽率在穩定在70%-100%之間。他同時表示,該項研究對于培育其他優良植物具有借鑒作用。
尸腐花,又名“尸臭魔芋”,生長于印度尼西亞。至少十年才能開一次花,完全綻放時,花朵直徑可達90――120厘米,花瓣有雨傘那么大。尸腐花吸引人的是它與眾不同的“花香”,此花盛開時散發出如尸體腐敗般的惡臭,在0.8公里以外,花的惡臭就能被聞到,而且到了夜晚,臭味會更加濃烈,以便于引來幫它傳粉的昆蟲,故得此名。
編輯:lia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中國科學院植物所在“中國燈籠”進化發育調控機制研究中獲進展...
全新形態性狀(Morphologicalnovelties)的起源是進化生物學研究的熱點之一。茄科酸漿屬(Physalis)植物具有全新花后結構“中國燈籠”或膨大花萼癥狀(ICS,inflatedcalyxsyndrome),是花萼隨著漿果的生長發育而迅速膨大的結果。該創新性狀是如何起源和發育的呢?【詳細】
貴州科學院昆明植物所聯合開展生物資源研究
5月18日,貴州省科學院與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簽訂協議,決定聯合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生物資源持續利用方面的合作研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