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長治發展新興產業 促進生態轉型
臨近年末,長治市工業轉型捷報頻傳:潞寶集團總投資115億元的60萬噸新型有機合成材料項目合成氨裝置試車投產,投資25億元的山河(中礦)裝備有限公司礦業裝備制造產業項目在長子縣奠基,投資20億元的“中國潞城生態頤居健康谷項目”正式簽約,這是該市推進新興產業發展,促進生態轉型的又一豐碩成果。
長治是一個煤炭資源型城市,“十一五”末,煤、焦、冶、電四大傳統產業在工業經濟中的比重為83%,在跨越發展的進程中,昔日的“煤都”如何轉型,保持永續發展?長治的決策者們提出了新的戰略目標:以煤為基,多元發展,大上項目,生態為先。為此,市委、市政府不斷提高招商引資門檻,瞄準非煤非電高端項目招商,促進新興產業發展。他們嚴把項目準入關,堅決做到國家明令禁止的項目不引進,破壞生態環境的項目不引進,淘汰設備、落后工藝的項目不引進,影響公共安全、損害群眾利益的項目不引進。近幾年來,全市實施新興產業項目290個,完成投資470億元,新建了20個銷售收入百億元以上,140個銷售收入5億元以上的非煤非電項目,培育了潞安煤基合成油、潞安太陽能、高科華上光電、成功汽車、振東藥業、康寶制藥、上泓HF燃油乳化、華農納米碳增效肥等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到“十二五”末,長治將形成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各占半壁江山的經濟結構。
因為有了新的發展思路,長治的新興產業如雨后春筍蓬勃發展。到今年底,該市已實現180萬噸煤基合成油、200萬噸甲醇、10億支LED封裝、24萬千瓦太陽能電池組件等生產能力。人工心臟軸流泵項目、年產30萬噸石膏纖維項目、100萬伏特高壓輸變電線路項目、智能雷管生產線建設項目等一批國際國內領先的高新技術項目也都陸續投產。
長治市深入實施“藍天碧水”、“兩地”保護和濁漳河流域綜合治理工程,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量逐年下降,治污減排成效顯著,榮獲全省藍天碧水工程優秀獎。“十一五”期間,該市植樹造林219萬畝,榮獲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和全省造林綠化突出貢獻獎,連續8年成為全省空氣質量最好的城市,連續4年名列華北第一。
目前,長治市正在完善生態補償機制,加大創新資金投入,按照多聯產、全循環、抓高端的理念,多元化培育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益的新興產業集群不斷發展壯大。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鄭州將用三年力爭鄉村綠化率達30%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這不僅是城市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農村建設的目標。【詳細】
英研究人員首次在植物中發現稀有礦物
近日,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上首次發現一些虎耳草屬(Saxifraga)高山植物的葉片可以產生稀有礦物球霰石,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植物志》上。【詳細】
園林中陽光充足的地方和建筑陰影中的草坪
對于花園的道路來說,觀賞草可以構成令人喜悅的道路邊緣,但是,這樣的邊緣需要很精心的維護,否則景觀也許會不盡如人意。為了邊緣草坪的修剪,寬闊的草坪上可以用剪草機來修剪;這種方法尤其適合用于沿道路兩旁的緩坡地形【詳細】
生動綠意場景:家庭微景觀設計
一株綠色植物能為家居注入新鮮的氣息,而現在的綠色植物景觀設計也愈發新奇多樣,在玻璃花瓶/花盆之中,什么樣的微型景觀都有可能出現。9款家庭微景觀設計,為家搭建一處生動的綠意場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