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營城建都濱水綠道一期工程基礎上,西城區綠道二期工程年底將開工,2013年8月完成。記者從西城區園林綠化部門了解到,在其沿線的景觀建設上,老的豐宣公園將被改造成“金中都公園”,展示金文化。
新增綠化1.5萬平方米
西城區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營城建都濱水綠道北起木樨地,南至永定門,全長約9.3公里。這是北京市規劃的十條城市濱水綠廊中,唯一一條從城里穿過的綠道。目前,木樨地至白紙坊橋的綠道一期建設已竣工,生態護岸景觀改造、親水設施建設、挖掘歷史文化內涵等措施,使綠道成了服務百姓的旅游休閑帶。
綠道二期工程北起白紙坊橋,東至永定門,以南護城河北岸為主,全長約5公里。沿線途經豐宣公園、大觀園、陶然亭公園、先農壇、永定門等。將新增加綠地面積約1.5萬平方米,新增喬木近3000株,灌木約9000株,垂直綠化3000延米,形成錯落有致、色彩豐富的植物大景觀。改造提升綠色慢行步道6公里,騎行路線5公里,新增1座跨河橋。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市民的建議,新增了很多健身器材。
豐宣公園反映金中都歷史
綠道中的重要景點豐宣公園,是北京唯一一座反映金中都歷史的文化公園。
據介紹,豐宣公園緊鄰金中都的中軸線應天門附近,是最適合反映北京建都歷史和金文化的場地。改造后的金中都公園,將為周邊市民營造一處金文化的“室外博物館”。
打造“觀耕臺”觀景平臺
另一個核心景區先農壇外臨河知耕景區是濱水綠道的終端。
按照規劃方案,延續先農壇的農耕文化,運用觀耕臺、五谷池、五谷燈、祭典圖來提煉“五谷”文化元素,以先農壇觀耕臺為原型,設計五個觀景平臺。觀耕臺上設五谷池、種植五谷、點綴五谷燈。特別是描繪清朝皇帝祭祀農神活動的繪畫作品,將作為沿河擋墻立面裝飾,人們漫步其間,可感受自古以來我國農業立國、重視農耕的傳統文化。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m.gops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