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苗木市場“寒潮”悄然來襲
對于當前北方苗市的看法可謂眾說紛紜:有人認為已經全面“入冬”,有人認為熱度不減,有人認為大勢向好但暫時遇冷。對這些說法無法簡單地判斷對錯,因為每種聲音的背后都有事實的支撐,個體經營的差異導致了每個人的遭遇有所不同。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就是“寒潮”確實來了,但它并沒有全方位地席卷北方苗市,而是有選擇性地侵襲著部分品種和地區。
花灌木受沖擊最大
第一批感受到“寒潮”來臨的是廣大的花灌木種植者。記者通過對遼寧、河北、河南、山東等主要花灌木產區的調查發現,大部分花灌木都有不同程度的滯銷,價格一路下滑,部分品種售價甚至逼近成本價。
“最近靠山的天氣有點冷,但比天氣更冷的是灌木的行情。”遼寧省開原市綠動園林苗木繁育基地總經理王宇這樣調侃道。在當地,傳統品種水蠟、紅王子錦帶等表現令人擔憂,前者幾分錢一棵苗,后者則嚴重滯銷。紫葉風箱果、金葉風箱果等曾經風光的彩葉品種價格大幅下跌,很多苗農花1元錢購進的小苗,培育兩年時間,目前工程苗售價1.8元至2元,與去年同期的3元至4元相去甚遠,生產者的獲利空間已經很小。
在山東昌邑,大量色塊苗和地被苗量價齊跌,龍柏是秋季跌價最快的品種之一。昌邑花木場場長朱紹遠告訴記者,用來做色塊的龍柏成品苗,9月份的價格還能維持在每株1.7元左右,10月份就跌到了1.2元;嫁接的龍柏種苗,成本價是0.3元,現在只能賣到0.12元,跌破了成本價。
在河北、河南等地的苗鄉,綠籬苗的滯銷現象也很嚴重。河北邯鄲七彩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建明認為,產能過大、需求減少是形成當前局面的最主要原因。“不僅僅是花灌木,地徑0.6厘米的國槐小苗也有類似的情況。”王建明說。
超大喬木仍受寵
無論南方還是北方,胸徑15厘米以上的超大規格苗木,憑借其立地成景的獨有魅力,始終占據著苗木產品線的頂端,成為名副其實的苗市“常青樹”。眾所周知,由于國內苗木生產結構和需求偏好的原因,這類苗木的供應一直處在吃緊的狀態,價格自然只漲不跌。
河北宏藝園林有限公司總經理孟新宏告訴記者,今年秋季,他苗圃里胸徑15厘米以上的大規格苗木的銷量還可以,利潤也不錯,采購方大多是房地產開發商。朱紹遠在秋季曾接待了一位客商,這位客商斥資16萬元購買了一棵大規格造型的五針松。超大規格喬木的成交額和利潤率看上去讓人興奮,但這種產品的總量畢竟有限,成交的偶然性比較大,加上近期房地產市場的持續低迷,僅僅依靠這類產品似乎并不是長久之計。
西北市場熱度高
和華北、東北地區相比,西北市場今秋的情況似乎好很多。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以公路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和大規模造林綠化工程紛紛上馬,一舉盤活了當地的苗木市場。在其他地區苗市步入低谷的時候,西北苗市卻在逆境中迸發出勃勃生機。
從9月22日開始,銀川地區的生態造林建設工程全面開工,秋季苗市隨之啟動。寧夏寧苗綠博苗木有限公司經理王彥昕告訴記者,大規模的造林工程對苗木需求巨大,新疆楊、刺槐、垂柳、白蠟等造林樹種銷售勢頭高漲,由于貨源供應充足,價格也保持在春季水平。
“在今后的兩三年時間里,陜西苗木市場最大的‘蛋糕’當屬市政公路綠化。”陜西綠地白皮松繁育基地總經理安雙正對記者說。今年,西安啟動了全市二級公路建造和改造工程,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聯合撥款,計劃修建新公路里程達1200公里。安雙正表示,房地產和市政工程一直是支撐苗市的“兩條腿”,現在房地產市場低迷不振,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市政工程,這個消息對于苗木種植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利好。
西北市場的樂觀前景吸引了很多外地苗木種植者的投資。沈陽市光輝綠源宋式園林研究所所長宋長寬表示,由于東北苗木在新疆的適應性較好,他的親戚在距離烏魯木齊四五十公里的昌吉州建了300多畝苗圃,效益很好,工程苗種出來不愁賣。此外,遼寧省開原市的郭云清和于忠誠也將密枝紅葉李、金葉榆袋裝苗直銷新疆。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鄭州將用三年力爭鄉村綠化率達30%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這不僅是城市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農村建設的目標。【詳細】
英研究人員首次在植物中發現稀有礦物
近日,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上首次發現一些虎耳草屬(Saxifraga)高山植物的葉片可以產生稀有礦物球霰石,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植物志》上。【詳細】
園林中陽光充足的地方和建筑陰影中的草坪
對于花園的道路來說,觀賞草可以構成令人喜悅的道路邊緣,但是,這樣的邊緣需要很精心的維護,否則景觀也許會不盡如人意。為了邊緣草坪的修剪,寬闊的草坪上可以用剪草機來修剪;這種方法尤其適合用于沿道路兩旁的緩坡地形【詳細】
生動綠意場景:家庭微景觀設計
一株綠色植物能為家居注入新鮮的氣息,而現在的綠色植物景觀設計也愈發新奇多樣,在玻璃花瓶/花盆之中,什么樣的微型景觀都有可能出現。9款家庭微景觀設計,為家搭建一處生動的綠意場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