曇花開花的時間一般在晚上8—9點鐘以后,盛開的時間只有3—4個小時,非常短促。因此“曇花一現”被用來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現的時間短。其實,并不是所有的曇花都甘當“月下美人”,在日光下燦爛綻放的不占少數,也就是說大白天也能看到“曇花一現”難得的景象。
在上海植物園收集和實驗溫室里的Epiphullum anguliger就是一種在自然狀態下白天開放的曇花,它還有另外一個形象的名字“魚骨曇花”(fishbone cactus)。該曇花原產于墨西哥海拔1100—1800m地區,為附生類型的肉質灌木,分枝很多,變態莖基部圓柱形,上部扁平呈披針形。兩端深裂,裂片大體為三角形。花長可達15—18㎝,直徑約10—13㎝,有香味。花外瓣為檸檬黃至全黃,內瓣則為白色,果實為綠色,并不會因成熟而變為紅色。本種是曇花屬中的小型種,耐陰,適合家庭栽培。
另有一園藝種的曇花,陽光下綻放時精彩得讓人詫異。此花有純白的花色,果實是亮麗的粉色,在陽光下格外養眼。在上海植物園多肉植物專家謝維蓀老師的悉心養護下,今年大放異彩,頻頻開花。據觀察,它多為早晨開放,晌午后慢慢凋謝。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m.gops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