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下關濱江改造工程中,39條道路即將陸續出新。30日,首條出新的中山北路濱江段設計方案“出爐”。這個出新方案到底怎樣?在30日南京濱江開發改造指揮部主持召開的居民議事會上,討論了兩個小時的焦點是:沿線34棵龍柏是否能夠保留。
兩套方案
一個要遷移龍柏,一個要保留
此次需要出新改造的濱江段,改造范圍起于中山碼頭,終于熱河路,全長864.965米。為了聽取周邊居民意見,設計單位在議事會開始,便向9位居民議事代表拋出了兩套設計方案,兩套方案的最大區別在于,是否移走34棵在此生長了40余年的龍柏樹。
方案一的思路是搬走龍柏樹。設計方表示,遷移走現有的樹形不好的龍柏樹后,延續挹江門至熱河路廣場側分帶種植模式,選用常綠廣玉蘭及雪松間隔種植,下層選用海桐及紅花繼木,間斷種植。
居民爭議
正方:龍柏應搬走改種金桂
下關區人大代表王子江贊成方案一中關于遷走龍柏的提議,在他看來遷走龍柏引進新的樹種有利于改造路段的整體出新效果。不過他建議可以對方案一的引進樹種進行微調,將計劃替代龍柏的廣玉蘭換成金桂。他覺得廣玉蘭長勢慢造價高,而桂花飄香已成為南京城的一大特色,不僅四季常綠而且花期較長。
與會的王代表指出,改造需考慮未來樓高和路寬的協調性,他偏愛方案一。
反方:能不動就不要動
來自天妃宮小學的宋春雷代表則主張保留龍柏,他認為中山北路生長了40多年的龍柏是下關乃至南京文化歷史的體現,能不動就不要動。南京人應該有守望意識。例如,他自己見證學校的小樹苗慢慢長大,就很有成就感。對于設計方所說的“龍柏樹形不統一,影響整條路段出新效果”這一說法,宋春雷并不同意,他建議即將打造的商貿區應該強調親和性,而不是過于講究整齊劃一。
投票結果
7票贊成“搬家”,2票反對
在發表各自意見之后,在現場參會的9名議事員領取了“中山北路(下關濱江段)改造出新工程景觀提升方案投票單”。這份投票單上的內容主要針對的就是選擇是否保留龍柏以及是否有其它好的建議。最終有七位議事員同意方案一,即更換龍柏為雪松和廣玉蘭,而有兩位議事員則反對更換龍柏。
對于最終的投票結果,南京市濱江開發改造指揮部、工程建設部部長朱愛祥表示,他們將會對議事員的意見進行總結,最終的方案將會在尊重民意的基礎上產生。
追問>>>
1、龍柏將遷移到哪里?
記者30日在即將出新改造的現場看到,面臨搬家的“龍柏”雖然“年屆四十”,但多數的龍柏依舊郁郁蔥蔥,佇立在中山北路的兩側。根據前期園林綠化人員的摸底調查,多數的龍柏長勢良好。那么如果要將龍柏遷移,這些龍柏究竟會去哪里呢?
南京市濱江開發改造指揮部項目經理佟力艷表示,目前的初步方案是移栽至幕府山附近的管養基地,另外包括渡江勝利紀念館等也可能將是一個選擇,因為端莊的龍柏樹很符合紀念館的氛圍。預計遷移將會在明年開春后進行。
2、這一次為啥不開綠評會?
根據南京市綠評機制,行道樹搬家需要召開綠評會。而這次涉及到的34棵龍柏為啥只是召開了議事會而沒有啟動綠評機制?
佟力艷表示,因為古柏樹并不是該條路段的主干樹種,而僅僅身處側分帶內,因此不需要進行綠評。不過如果今后涉及到方家營那里可能集中的法桐,那一定會啟動綠評會的。
3、其他道路出新也要開議事會嗎?
下關區此次濱江改造共涉39條道路,除中山北路外,還包括建寧路、江邊路、中央大道等。中山北路作為第一條出新改造的道路,召開了首次居民議事會,那么這種機制是否會一直持續下去?
南京市濱江開發改造指揮部、工程建設部部長朱愛祥表示,從議事會上的效果來看,居民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議,對最終方案的完善實施都有非常大的幫助。今后這種議事會還會堅持開下去的。
南京下關濱江改造工程中,39條道路即將陸續出新。30日,首條出新的中山北路濱江段設計方案“出爐”。這個出新方案到底怎樣?在30日南京濱江開發改造指揮部主持召開的居民議事會上,討論了兩個小時的焦點是:沿線34棵龍柏是否能夠保留。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m.gops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