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大規格白蠟苗“一苗難求” 市場有價無市
雖然從去年至今,全省白蠟育苗面積激增,價格一路猛漲,但市場上的大規格白蠟苗卻是有價無市。
胸徑12厘米白蠟賣到1700元
“胸徑5厘米至10厘米的喬木,只要價格合理就有人要。”10月15日,在無棣縣信陽鎮一處苗圃里,正在挑選白蠟苗的濱州市苗木經銷大戶張兆明這樣告訴記者,前些天他幫北京的客商買了600株白蠟,胸徑12厘米的價格高達1700元,“雖然覺得貴也不敢拖,否則很快就有別的買主搶貨。”
“大苗缺貨特別嚴重,已出現斷檔現象。8厘米胸徑的白蠟去年價格還只有100元,但從今年春天起就開始漲價,現在質量好的甚至要300元。就連5厘米的也漲到了60多元一棵。可就這樣還收不到貨。”張兆明說。
綠化工程催生高價
苗農開始惜售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白蠟價格已達到近3年的最高點,上漲幅度如此大,主要原因是今年河北及北京、天津等地的大規模綠化工程對白蠟的需求量非常大。隨著苗子價格一路飆升,很多苗農不再出售中小規格的苗子,等著苗子長大。對此,張兆明認為,白蠟苗雖有上漲的可能,但由于其易于繁殖,生長快,中型規格的苗子在兩三年之內就能大量上市,“苗農們應認清形勢,惜售未必是好事。”他提醒說。
呼吁理性種植
防苗賤傷農
“不僅大苗價格狂漲,一木難求,就連當年生的小苗價格也高得超乎了想象。”10月15日,濱州苗木大戶王延科在無棣縣和圣高效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綠化基地內,看著一片片綠油油的白蠟苗,他既有豐收在即的喜悅,也為行業盲目發展苗量激增充滿了擔憂。
正因為看到苗木行情喜人,一直做餐飲行業的王延科去年來到無棣縣信陽鄉流轉了近千畝土地,發展起國槐、女貞、白蠟等適于北方種植的苗木品種。
“雖然趕上了好行情,但感覺今年白蠟苗的總體面積增長太快,感覺就像一個氣球,一下子吹漲起來,這不是個好現象。”白蠟苗瘋狂的增長讓王延科始料未及。
據了解,濱州是我省的白蠟種植大區,僅今年無棣、惠民兩地的育苗量就新增了2萬多畝。“2萬多畝苗是個很可怕的概念。一般一畝地標準種植1萬多棵,這2萬畝就是幾億棵的增量,3年后白蠟苗的存量可想而知。”長年從事苗木營銷的濱州苗木大戶張兆明也為同樣激增的苗量而擔憂。
山東省林木種苗站研究員、山東省林木種苗協會秘書長閆大成建議苗農要學會理性種植,差異化種植,合理規避市場風險。“我省耐鹽堿耐干旱的樹種不僅白蠟一個,其它一些如楓楊、杜梨、榆樹、柳樹等不少鄉土樹種生長速度、綠化效果、抗性都不錯。”閆大成建議。
編輯:wenwei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