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筆者從衡水市政府獲悉,該市為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著力改善發展環境、著力改善生態環境”的部署,圍繞全市“十二五”末實現“一人一畝林”和“建設生態宜居北方湖城”的目標要求,集中開展了五級通道、環衡水湖和城區鄉鎮綠化攻堅戰,計劃今年秋冬綠化總面積9.7萬畝,種植喬木940萬株,建設優質花卉苗木基地0.5萬畝。
在五級通道綠化方面,衡水全市境內的省級以上(含省級)主干道路、縣道、鄉村公路,將分別按照單側林帶寬度不小于30米、20米、5米的標準,完成兩側綠化林帶的新建、補植和提高,單側綠化總長度將達到6477.2公里。
對于大廣高速、石黃高速、衡德高速、106國道、307國道、衡德路、衡保路、趙碼路等縣級以上的通道,該市將在空白、斷檔路段因地制宜完成填空補缺;疏林地路段在進行原有樹木的整體移栽后,按相應綠化標準重新綠化;新建、改擴建通道,工程建設和林帶建設將同時規劃,同時施工。
在樹種選擇上,該市轉變單純栽植速生樹種的觀念,實現多樹種、多品種合理搭配。新建喬木林帶將實行三角配置栽植,真正做到橫成行、豎成列、林相整齊、布局合理。苗木標準上將與現有林帶相同,新建林帶的楊樹苗木胸徑要在3厘米以上,使其真正成為“標準統一、林帶連貫、樹種多樣、綠美結合”的森林廊道景觀。
在環衡水湖綠化方面,該市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協調聯動、齊抓共管”的原則,大力開展東湖大道兩側綠化、生態觀光園建設、優質花卉苗木基地建設等重點工程。東湖大道兩側造林綠化總面積2400畝。其中,道路西側至湖東岸所有綠化地塊按照“宜林則林、宜果則果”的原則,實現綠化全覆蓋;道路東側至老鹽河西岸所有村莊周邊空閑地、道路東側向外延伸100米范圍內,今秋將全部進行植樹;現有征占建設用地近期未開工地塊,根據綠地規劃進行綠化。
同時,在衡水湖周邊重點規劃建設好衡水市生態觀光園、冀州市生態觀光園和濱湖新區生態觀光園。衡水市政府和桃城區在中湖大道以東、滏陽河以西、南外環以南區域,共同規劃建設面積1萬畝以上的,集生態觀光、科普教育、開展義務植樹等多功能于一體的衡水市生態觀光園;冀州市在小寨鄉小寨村附近,規劃建設面積2000畝以上的冀州市生態觀光園,改善周邊生態環境,保護西湖水源地;濱湖新區在大趙常村附近,規劃建設面積2000畝地,集觀光旅游、休閑度假于一體的濱湖新區生態觀光園。
濱湖新區還將在牧馬莊園、范莊村和馬田村周邊,通過示范引導、政策支持、土地流轉、組建專業合作社等方式,成片種植小檗、女貞、丁香、金銀花等苗木品種,建設總面積5000畝以上,使其成為優質花卉苗木基地。
在衡水市區綠化方面,該市市區各責任單位將按照《河北省園林城市標準》開展綠化工作。其中,新建醫院、學校綠地率不低于35%,有大氣污染的建設項目綠地率不低于30%,并按照有關規定營建衛生防護林帶;舊城改造區綠地率不低于25%,并做好破硬建綠、見縫插綠、拆墻透綠、垂直掛綠工作;北外環、東外環、西外環、南外環分別按照單側綠化寬度80米、50米、40米、30米的標準,完成衡水市區外環林帶改造提升工作。
同時,各縣市區將參照衡水市區綠化標準,認真開展縣級城鎮綠化,改善和提高縣級城鎮的生態環境,營造綠色、宜居的生活環境。各縣市區還將以幸福鄉村建設為契機,深入開展鄉鎮、村莊的綠化美化工作,以房前屋后、庭院內外、街巷道路、文化廣場為重點,大力提高綠化總量,提升綠化水平。
該市各級政府還將建立健全造林綠化督導檢查、考核評比制度。市委、市政府將定期對全市造林綠化工作進行督導檢查,定期通報各縣市區和各有關部門的造林綠化進度,對組織不力、達不到標準、任務完成不好的單位,追究主要責任人的責任。造林綠化工作結束后,該市將組織人員對各項綠化工程完成情況進行核查驗收,對按時保質完成綠化任務、任務完成率排名前三名的縣市區進行表彰,并給予以獎代補的資金支持;對不能按規定期限完成市區、開發區、濱湖新區閑置土地綠化任務的單位或個人,將采取征繳土地閑置費、無償收回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等處理措施。
|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m.gops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