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聞問切”這一傳統中醫的四步診療法,如今在自治區林業廳開展深入基層大調研活動中,被調研組的干部職工熟練運用“望”現狀、“聞”民聲、“問”民意、“切”實效,四步工作法貫穿基層工作每個環節,提高了解決林業基層實際問題的能力。
今年7—8月間,自治區林業廳結合正在開展的“解放思想,趕超跨越”大討論、“學用政策抓落實、強化執行促跨越”和“內樹執行力、外樹公信力”活動,分別由10位廳領導帶隊,抽調廳機關各處室站主要業務骨干共80多人,組成10個調研組、26個小組赴全區開展深入基層大調研活動。
沒有身份差距,沒有客氣套話,從廳領導到普通干部,紛紛走出大樓,沉入林業基層一線,與基層干部職工一同謀劃發展新思路,解決基層林業工作新難題,用真心和真情奏響一曲領導干部“走基層接地氣訪民情解民憂”活動的新樂章。
“望、聞、問”
沉下基層用心感受
7月28日,自治區林業廳第六調研組第二小組的干部打好行李,放棄休假,繼續前往荔浦縣調研。連日來,大家上山下鄉,進農村、訪群眾,與基層林業干部職工一道共商林業發展之策,求解職工幸福之計。
“只有心系群眾,換位思考,細心觀察,耐心傾聽,及時妥善處理基層反映的問題,才能更多地贏得廣大干部職工的理解、支持和擁護。”第六調研組第二小組組長陸志星調研后不無感慨道。
在調研中,廳機關干部職工活用中醫“望聞問切”四步診療法,把握基層情況,解決實際問題。望,就是通過走訪調研,對林農的住房、山林、林下養殖等情況進行實地考察,對林農的喜憂“零距離”感受。據統計,調研活動中,廳機關干部深入全區14個市、60個林業資源大縣和產業大縣、150家林業重點企業進行實地走訪,撰寫實地調研報告近30萬字,真正把群眾的事情看到眼里、記在心里。
聞,就是站在林農的角度,耐心細致地聽他們的愿望和訴求,聽真話、聽實話,特別是聽得進刺耳的話、批評的話、反面的話,將其整合歸納,形成條理,從中挖掘出有價值的信息。同時,向群眾發放調查問卷。據統計,廳機關干部在基層共發放調查問卷3007份,實地深入國有林場、林產加工園區等201個考察點,與各級領導、林業部門、國有林場、林業企業、林農深入交流探討,認真分析和研究解決阻礙我區林業趕超跨越發展的重大問題。
問,就是撲下身子,與百姓誠心交談,詢計問策。干部與基層干部群眾拉家常,談身邊的事,問政于民、問計于民、問需于民,了解他們贊成什么、反對什么、關心什么。只有做到心中有數,手上才能有招數,才能更好地開展工作。在廣泛走訪、深入了解的基礎上,各調研組共召開151個座談會,梳理出鄉鎮林業站管理體制不順、林業行政審批和執法不夠規范、強林惠林政策宣傳落實不夠到位、生態公益林補償金兌現較難等近40個小類10個大類的問題,全面深入地掌握了林業基層情況的第一手資料,找準了林業基層發展問題的癥結所在。
會診“切”脈
集體研討開出“良方”
干部腳下有多少泥土,才知道群眾心中有多少期盼。這么多的干部下到基層,這么近的距離與一線群眾直接接觸,為的不只是給基層帶來意外,還有更多的期盼。
通過“望、聞、問”,怎么“切”脈開方?廳機關干部根據所見、所聞、所問,理出發展思路,制定出科學有效、標本兼治的方法措施,確保下基層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在柳州市,調研組發現一些縣林業工作站由鄉鎮直接管理,職能作用發揮難,林業重點工作難以推動落實。尤其是在推進造林苗木良種化等方面,深入基層指導不到位,導致林農認識程度不高,從而影響林業生產的收益。經過討論,調研組建議加強與地方黨委、政府的溝通協調,明確縣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對鄉鎮林業站實行雙重管理、以縣為主的體制。同時繼續加大鄉鎮林業工作站的建設投入力度。
在百色市,林農提出低產林每次連片更新改造面積不能超過300畝以及天然林不能更新改造為人工林等,不利于提高森林經營質量,也影響林地的產出效益。調研組商定努力爭取國家林業局改革和調整相關政策,盡快出臺《自治區林業廳關于加快低產林改造的意見》,適當放寬低產林改造的限制條件。
8月20日,自治區林業廳召開第37次廳長辦公會,集中研究深入基層大調研活動情況及解決調研發現問題責任分工方案,調研組針對發現的問題提出10個方面的對策建議。
針對全區林業發展存在的基層管理體制和政策法規、林業重點項目建設、“五大會戰”推進、林業項目資金管理、林業收費、林業審批和執法等突出問題,調研組提出完善政策支撐保障體系、創建科學的項目運作模式、清理規范林業行政收費、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完善配套改革政策措施等10個方面的對策建議。
為確保問題盡早得到解決,自治區林業廳還進一步明確每個問題協調解決的責任廳領導、牽頭和配合的處室。其中,有11個問題的辦結時間為2012年下半年,7個問題的辦結時間為2013年6月份前,兩個問題的辦結時間為2013年底,其余16個問題則需在“十二五”內辦結。
“接地氣”架起連心橋
解決問題,鍛煉干部,激發活力
基層是最好的課堂,群眾是最好的老師,帶著思考走,懷著感情轉,迎著問題改,俯身貼地走下去的干部們,抓起了一條條思維“活魚”。
“這次下到基層的黨員干部不是作指導的,而是甘當林農的小學生,虛心問政于群眾、問需于群眾、問計于群眾。”自治區林業廳副廳長莫一平說。
下基層的時間雖然不長,卻讓不少黨員干部紛紛感慨:精彩在基層、奉獻在基層、創新在基層、經驗在基層,領導干部必須經常深入基層汲取營養、汲取力量!
“越是深入基層,越是感覺這里面大有學問!”調研組的年輕人小劉感慨道。小劉碩士畢業后選調到廳機關工作,本以為下基層再簡單不過,但通過與一線“零距離”接觸,面對面交流,讓他完全改變了想法。“黨員干部下基層,一定要帶著深厚感情、帶著政治責任、帶著幫助之心,和林農打成一片,只有這樣才能聽到真心話、建立真感情。”
“下基層就是要讓干部職工走出去、沉下去、鉆進去。通過實地參觀,與基層干部職工深入交流,認真分析和研究解決阻礙我區林業趕超跨越發展的重大問題,努力為基層協調解決實際問題,才能讓基層干部群眾信任我們,真正做到服務基層、服務群眾。”自治區林業廳廳長陳秋華如是說。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m.gops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