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區,種了很多綠色植物,是不是就可以稱為“綠色建筑”了?答案并非如此。
“綠色建筑”從設計時就要考慮節約資源和環境保護,還能幫助住戶省水、省電和省燃氣等,還要保證居住的方便安全,不是多栽幾棵樹的概念。
你可曾留意,在當下的臺州市民生活中,每家每戶的白熾燈泡早已換成了亮度更高、壽命更長、能耗更低的節能燈泡;衛生間換上了節水型抽水馬桶;單層玻璃也已經被保溫性能好的雙層中空玻璃所取代。
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臺州,越來越多的新建小區開始走向綠色節能,綠色建筑已走進千家萬戶。
個案
我關了空調
涼氣能延續一小時
為尋找臺州“綠色建筑”案例,記者來到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總站咨詢。工作人員向記者推薦了開發區的玉蘭廣場·蕙蘭園項目。據介紹,這個新開發的小區應用了很多先進的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設備,體現了綠色環保、科技節能的建筑趨勢。
走進小區,記者感受到的不僅僅是植物的綠色。小區地面鋪裝材料選用了部分透水磚,石材鋪裝路面兩側還設置了盲溝,可以為雨水的回滲提供通道,即使遇到暴雨地面上也不會有積水。
兜兜轉轉大半天,竟然沒發現明顯的垃圾,只看到小區物管人員把角落里的垃圾統一收集裝袋,再分別堆放,最后清運處理。堆放點隱蔽、密封,處理的垃圾不外漏,也不會沖洗到排水措施,杜絕了二次污染。
采訪中,記者留意到小區內沒有一輛汽車通行。“我們做的是真正意義上的人車分流。”開發商綠城房產工程部的工作人員梁恩平說,“業主汽車泊位及自行車庫全部設置于地下室,地面停車位僅作為商業配套和臨時停車用,有更多的地面可以作為綠化景觀用。小區內不允許車輛進入,真正地做到人車分流,讓小區更加安全,更加暢通。”
進入9號樓,一出電梯,樓道的燈就亮了,沒多久又自動滅了。原來樓道采用聲控延時開關,既滿足使用要求,又能做到節能和線路、設備的保護。園區公共區域及景觀綠化的照明則全部采用節能燈具及感應延時開關。
走進住戶于女士家,一股涼風迎面撲來。“我把空調的溫度調到28℃,但是給人的感覺就特別涼爽。我要是關了空調,涼氣還能延續一小時左右。”于女士說,這么好的保溫效果得益于房子的保溫砂漿外墻保溫體系,建造時在墻體上注入約3厘米厚的隔熱層,天氣不是特別熱的話都可以不用開空調了。
記者走到落地窗前,雖然有陽光泄進來,但是感覺不到一點暑氣,仔細察看,發現玻璃有點不同,比普通玻璃厚,把兩只手分別放在玻璃的兩側,可以明顯看到落地窗是由兩層玻璃組成的,中間還留有一定的空間。
于女士說,這是用隔熱中空玻璃鋁合金制造的門窗,雙層玻璃的設計和保溫砂漿外墻保溫體系一樣,有效降低了熱量的傳感速度,還能阻隔外部噪音。
“我們小區本來就挺安靜的,如果把門窗都關嚴實了,基本上就聽不到什么雜音了,晚上也能睡得很踏實。”于女士說。
分析
前期投入大,后期回報高
“我們曾經計算過,建造綠色建筑每平方米的成本將增加100元到150元,前期投入會增加。”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總站相關負責人表示,節能環保的一次性投入比較大,但后期收益要長時間才能看出來,很多開發商考慮到成本問題,對這方面研究也不深入,對技術問題的解決上還不是很到位。
其實,綠色建筑并非是高投入的建筑,而是強調因地制宜、合理設計、材料可循環使用和充分本地化,長遠來看,可以實現最低成本的節能與舒適。
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總站工作人員以太陽能供熱(水)系統為例,算了一筆賬:按太陽能供熱水系統(6平方米集熱器)造價12000元,抵消燃氣設備的投資2000元/臺,實際多投資10000元,每年收集太陽能16200MJ,換算成煤氣價值約為1910元/年,因此5到6年即可回收投資。如果是集中供熱系統,回收期還要縮短,大約只需3到4年。
“對開發商而言,嚴格執行這些綠色標準短期來看是增加了成本,但從長遠來看,這些成本是可以在后期的運行中省出來的。”梁恩平說,比如由于水費不斷在漲,不少開發商采用降低澆灌頻率的方式來降低成本,然而這樣操作實際上付出的是更高的環境成本。
而對于不少購房者而言,“綠色建筑”還只是一個霧里看花的概念。市民王林說:“我沒有實地看到過綠色建筑,只是聽過這個概念,如果真有這么好的房子,節能環保,住得舒適,就算稍微貴一點也很值得購買。”
|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m.gops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