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凌晨,廣受爭議的烏魯木齊市三屯碑“飛天女神”花堆造型在夜幕中被拆除,它的出現(xiàn)距離拆除只有短短的十多天。人民廣場綠化管理處的工作人員表示,這一花堆造型是單位今年的一個重點工程,大家都傾注了很多心血,現(xiàn)在引來這么多的爭議,大家都很傷心。據了解,“飛天”保守造價在幾十萬元(8月20日新疆網)。
造型雷人的“飛天女神”為什么能夠堂皇出爐?其實,在這一造像的設計過程中,完全可以打開門戶,吸納民眾的意見,甚至公開征集女神設計圖案,這樣,經由民意參與而最終確定的造像,自然會贏得更多的社會認同。
而因為公眾質疑,相關部門就偷偷摸摸地一拆了之,這同樣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舉動。畢竟,如此龐大的花堆造型與一般的花盆擺放不同,改變一下擺法,挪動一下角度,這些也都算不了什么,而一項耗費幾十萬元的工程,說拆就拆,還沒有人對此負責,也實在說不過去了。由此造成的巨大損失,到底該由誰來承擔?
拆除造型如果涉及決策失誤,則必須應該有人為此負責,并承擔相應的損失,不能在這樣的草率決策中消弭于無形。
事實上,在國內的很多城市,這樣的情形并不鮮見。抹掉也就抹掉了,說起來實在算不得什么。剛剛建起沒幾年的樓房,為了給高鐵讓道,拆了;城市的街道改建了沒幾年,又要擴建……很多時候,甚至成了城市管理者“經營城市”的經驗所在。某些權力所到之處,城市無非就是小孩手中的積木,可以輕松搭建起來,也可以隨意拆掉。
不能聽任這樣的行為一再發(fā)生,“飛天女神”的匆匆來去,不僅僅涉及浪費,也關系到政府部門的科學決策、嚴厲問責。當此之際,一方面,應該迅速啟動對“飛天女神”事件的調查程序,徹查這一事件中究竟有沒有尋租、貪腐行為;另一方面,還是應該建立相應的制度,比如,城建景觀方案的公開征集制度,決策問責機制等等。
|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m.gops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