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浦東鹽河蒼梧橋北段綠化改造工程竣工。此處綠化全部使用鄉土樹種,綠化帶間隔處大量使用生態透水磚,且采用自然生態駁岸。在今年城市綠化中,市城鄉建設部門在延續以往科學綠化的基礎上,更加注重體現節約型和生態型。截至目前,今年城區綠化投資近6億元,已完成100多個綠化項目,在園林綠化中倡導節水、節地和節材等已成為主要手段,走出了一條低成本、高效益的園林綠化建設之路。
與國內同類城市一樣,港城園林綠化也曾走入一些誤區,如大樹或名貴樹種的引進等。這些樹引進后因“水土不服”,生態效益較差。此后有關部門開始尋找科學興綠之路,市委、市政府及時提出“節儉創建,創造特色”的指導方針。選用鄉土樹種,提倡生態增綠,推廣節水節材成為重要手段,其間胸徑6至12厘米的帶枝鄉土苗木成為城區園林綠化首選。如今鹽河路、花果山大道及在海一方公園等均使用市樹銀杏及法桐、垂柳等鄉土樹種,盡顯地方風情。同時減少盛夏或隆冬搞綠化,大部分綠化項目安排在每年開春或秋季“小陽春”時節實施。
對新建、改建綠地推行節水、節地手段,創建節約型園林。東鹽河、薔薇河生態修復工程采用河水灌溉,蒼梧綠園的花園采用微噴管噴灌;有關部門還在青年公園、海濱大道等綠地建設中大量采用透水磚、透水混凝土塊等新材料,增加地下水滲透,減少地表水流失。各公園綠地和居住區綠地增加林下地被植物量,從而降低裸露造成的水分蒸發量。新浦蘭若領秀、水木華園等新建小區還聚積雨水,用于澆灌小區綠化物。在老城區改擴建項目中特別強調對原有大樹、成片林的保護利用,新浦公園改造升級中就保留原有1000多棵大樹;同時實施分車帶、游園和居住區增綠工程,有效提高綠化用地使用率。新浦區先后建設了云海社區、鹽河社區和巨龍社區等100多個游園綠地,有效利用了城市土地資源,社區居民也從中受益。
蒼梧綠園、郁洲公園等單位還將修剪的花灌木枝條作為扦插枝條進行苗木再生產,從而節約綠化成本。在東鹽河、玉帶河等河道綠化改造中,我市還維護和恢復河流自然生態濕地系統,大量栽植香蒲、蘆葦等濕地植物;連徐高速零公里處綠化還使用波斯菊等自衍花卉,從而逐步形成了獨具港城特色的綠化格局,提高了城市景觀質量,也節約了綠化建設與養護成本。目前全市采用節約型園林技術的公園綠地和道路綠地總面積已超過2000公頃,節約型綠地建設率達65.9%,僅新浦地區公園綠地與道路綠地總面積800公頃。
|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m.gops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