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地大小荷花展紛紛揭幕,最受關注的當屬7月6日至8月30日在上海古猗園舉辦的第26屆全國荷花展。此次展覽外景充分將荷花與生活和景觀融合起來,讓業內外人士均感受到“步步生蓮”的荷花盛宴;按慣例舉行的學術研討會則聚焦育種、應用、品種國際登錄等話題,與會者共同分享交流了最新進展。
“這次荷花展是這幾年把荷花文化展示得最全面的一屆。”中國花卉協會荷花分會副秘書長趙凱歌在談及荷展亮點時,最先想到的是荷花文化的充分展示。舉辦地上海古猗園具有幽靜曲水的古典園林特色,為辦好本次荷展,該園提前半年做好了細致的規劃,將荷花跟園內的亭、臺、樓、閣、榭、廊巧妙融合,還提前收集了大量與荷花相關的家居用品,如繡有荷花圖案的窗簾、靠墊、披肩等,并制作了有寫意荷花的杯盞碗瓶,精致且親民。
抱著學習心態到上海參加荷花展的湖南美麗蓮花園楊德高,把荷展上拍的一系列荷花景觀照片分享到了網上個人空間,引來愛好者的頻頻點擊。一直專注碗蓮經營的他,主要借助淘寶平臺與廣大愛好者溝通并實現交易。對于這次荷展,他印象最深刻的是荷花造景:“以前覺得荷花不是在公園種,就是在盆里養,沒想到盆栽荷花組合起來還能有這么豐富的造型。”他舉例介紹,一組用蒸籠造型的套盆,把荷花與其他地被植物結合起來,很好地形成了“旱地荷景觀”。這樣的巧妙處理大大豐富了荷花的應用形式。
今年建園490周年的上海古猗園的確為這次荷花展下了不少工夫,1.2萬平方米的水域栽植了9大色系的荷花和各種熱帶、寒帶睡蓮,共有500余個品種。為突出造景,該園應用了1萬余缸碗蓮、睡蓮和荷花精品。荷花展開幕后的幾天,古猗園也迎來了今年塘栽蓮荷最美的時候,埃及白睡蓮、泰國‘RedFlare’、‘NangKwaug’等精品睡蓮相繼驚艷開放,其中‘NangKwaug’因萼片具有“返祖”現象,酷似向內彎曲的手指,也被稱作“招財夫人”,吸引了很多攝影愛好者聚焦。
荷花展期間的學術交流也是業內人難得的“碰頭”機會,來自127家單位的260余名代表參加了本次學術研討會,包括日本、泰國和俄羅斯的研究人員。中科院北京植物所研究員王亮生主講了花色方面的研究進展。會后,他告訴記者,目前荷花品種雖多,但花色還是以粉色、紫色和淺黃色為主,沒有藍色、亮黃色和國旗紅的品種,現在花色成色機理都已經清楚,通過一些分子手段,培育出這些稀有花色的品種值得期待。
楊德高聽了學術報告后,認為湖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黃念曾關于企業視角的見解令人深受啟發,對泰國專家分享的睡蓮與生活應用的研究方向也很是贊成。他說,雖然他對學術并不精通,但也認為與應用緊密結合的研究更能吸引從業者。江蘇愛蓮苑水生花卉有限公司經理李靜在肯定了展會的同時,期望今后交流會能增加一些同行交流技術和經營中實際問題的機會。
圖為全國荷花展上用盆栽荷花裝點的景觀。楊德高 攝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m.gops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