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和莫斯科的城市布局之鑒
【核心提示】作為世界第六大經濟城市的首爾,與作為歐洲人口最多城市的莫斯科,均身陷超大型城市發展的困境--因功能過度聚集而導致交通擁堵等都市頑疾,這兩個城市皆將國家級行政中心位置的調整當作藥方。北京迄今已建成五條環線、十多條放射線,并與莫斯科、首爾一樣,陷入單中心城市的煩惱。
擁擠不堪的首爾火車站
也許是巧合,7月1日,韓國與俄羅斯同時公開了各自國家行政中心的調整計劃。
韓國在首都首爾以南約120公里處,正式啟用承擔部分首都職能的行政中心城市--世宗,并預計至2015年,世宗市將常住15萬人,2020年和2030年有望分別進一步增至30萬人和50萬人。
俄羅斯的行政中心調整計劃不似韓國劇烈,它以莫斯科的版圖擴張為實現方式,將莫斯科的市域范圍向西南方向延伸,新增14.8萬公頃土地,并計劃將一些主要的國家行政機關遷入此地,形成"新莫斯科"地區。
作為世界第六大經濟城市的首爾,與作為歐洲人口最多城市的莫斯科,均身陷超大型城市發展的困境--因功能過度聚集而導致交通擁堵等都市頑疾,這兩個城市皆將國家級行政中心位置的調整當作藥方,如此"巧合"又包含必然。
單中心城市之弊
首爾與莫斯科的城市布局,與中國多數城市頗為相似,皆為單中心結構。
首爾的路網基礎是3條環線和19條放射線。這個城市1960年代進入快速發展期。1962年,韓國施行《城市規劃法》;1966年,漢城總體規劃擬定(2005年1月前,首爾的中文名為漢城);1970年,為促進漢江以南地區的開發,漢城修訂了總體規劃;1971年,韓國制定全國土地建設綜合規劃;1972年,漢城據此制定城市發展十年規劃,目標是建設世界性城市,在此指導下,今日首爾的格局形成,成為一個單中心集中核結構的城市。
莫斯科也是"單中心+環線+放射線"布局,它以克里姆林宮為全市中心,由內向外分布十多條放射線,并以街道環、園林路環、大莫斯科環城鐵路和莫斯科環城公路層層環繞。1931年,莫斯科舉行總體規劃國際競賽,有方案提出在郊區另辟新城,遭到蘇聯領導人斯大林反對,后者認為這是"小資產階級的不合實際的幻想",莫斯科便在老城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終成今日之格局。
以單中心結構來安排一個小縣城并無大礙,但將它套在一個大都市身上則弊病叢生。單中心結構會強化中心區的基礎設施投入,吸引大規模的房屋建設,使中心區聚集過多的就業功能,迫使居住功能向郊區分布,城郊之間浩浩蕩蕩的通勤大潮便由此引發,城市功能紊亂遂成頑疾。單中心結構還易推高城市房地產價格,因為中心區的土地供應量決定著城市的地價水平,與多中心城市相比,單中心城市的中心區土地供應量有限,易形成強勢的賣方市場,虛高房價,增大泡沫風險,降低城市的競爭力。
為改善住宅問題,首爾在近郊興建了6個衛星城,房價仍居高不下。首爾的房價已位居世界大都市前列,一套90多平方米的公寓住宅,價格高達2.5億至5億韓元(1美元約1180韓元),一名普通公務員要購置這樣一套住宅,需要15年至18年的積蓄。市中心一塊足球場大小的土地,價格高達10億美元。韓國以首爾為中心的首都圈,集中了全國半數的人口和七成的經濟力量。由于功能過度聚集,首爾的交通堵塞、住宅擁擠、房地產投機、大氣污染等"大城市病"嚴重。雖然這個城市致力于發展公共交通,在短短25年里,建設了相當于倫敦或紐約耗用百年建設的軌道交通規模,可是,再先進的交通技術也難以彌補城市發展戰略的缺陷,此次另設行政中心城市世宗,雖有遠離"三八線"的軍事考慮,但于首爾的城市功能著眼,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1960年代,莫斯科的總體規劃作了一次調整,試圖將單中心結構變為多中心結構,把全市分成8個綜合區,每區100萬人,各有市級中心,并把連接市郊森林的楔形綠帶滲入城市中心。可在城市功能的重點--行政中心原地不動的情況下,這個多中心的規劃難以實現。7月1日,在莫斯科行政中心調整計劃公布當日,路透社的消息稱:"多年來,莫斯科市中心的交通一直處于混亂狀態。雙排停車加劇了交通擁堵,一些人行道幾乎無法使用,因為很多車輛都停放在人行道上。但根據新的法規,針對很多交通違規行為的罰金將從300盧布(9.2美元)提高至3000盧布(92美元)。這是改善莫斯科形象以使其成為全球金融中心的措施之一。"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
廣州: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上出新出彩
10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永慶坊沿街察看舊城改造、歷史文化建筑修繕保護情況,走進粵劇藝術博物館,同粵劇票友親切交談,希望他們把粵劇傳承好發揚好。習近平總書記聽取了廣州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匯報。他指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