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綠色決策”應從草根開始
人們對聯合國里約+20峰會寄予厚望。許多人將其稱為“地球A計劃”(Plan A for Planet Earth),希望領導人形成一份單一國際協定保護我們的生命維持系統、防止地球陷入全球性人道主義危機。
假如里約峰會不作為將是災難性的,但單一國際協定也是個大錯誤。我們不能依賴單一的全球政策來解決我們共同資源的管理問題:海洋、大氣、森林、河道以及豐富的生命多樣性,這些要素結合在一起,為生命創造繁衍生息的適宜條件。
我們從未面臨過當今全球互聯社會所面臨的問題。沒有人敢打保票如何做才是正確的,因此,建立一個能夠快速演化和適應的系統才是最重要的。
幾十年來的研究證明,層層交疊的市級、省級、國家級和國際級政策要比包羅萬象的單一協定更有可能成功。即使其中一項或幾項政策失敗,這種漸進性決策法也能提供必需的安全網。好消息是,漸進性決策已經有組織地開展,在有效國家級和國際級溫室氣體排放控制立法缺位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領導人正在采取行動保護市民和經濟。
大部分大都市或沿海或跨河,或位于脆弱的三角洲,這使得它們將在未來數十年面臨海平面上升和洪水泛濫的威脅,適應這樣的變化是不得不為的政策。但是,由于70%的全球溫室氣體都是由這些大都市排放的,因此減排效果更好。
對于應對氣候變化的問題,美國并沒有形成明確要求減排目標的聯邦指令(甚至連建議都沒有)。但是,截至去年5月,美國有30個州出臺了自己的氣候行動計劃,更有900個城市簽署了美國氣候保護協定。
“綠色決策”的草根多樣性有其經濟意義。“可持續城市”能吸引希望在無污染的現代都市環境中生活的人士,因為那里適合他們的生活方式,未來發展的基石正在于此。這就像更新手機——當人們看到新手機的好處時,馬上就會把舊手機扔進垃圾桶。當然,真正的可持續性遠不止控制污染一項。城市規劃者的眼光必須超越城市邊界,分析進出城市的資源流——能源、食品、水,還有人。
從全世界看,我們正在形成異質化的城市集合,城市與城市之間的互動能給整個地球生命支持系統的演化造成深遠影響。洛杉磯用了幾十年的時間才完成了污染控制的實施,而北京等其他城市看到了其中的好處,就迅速開始了變化。在未來數十年中,我們或許會看到全球互聯可持續城市系統的出現,如果該系統能夠獲得成功,那么所有人都會渴望加入進來。從根本上說,這才是在復雜互聯系統中管理系統性風險和變化的正確方法,也是成功管理共同資源的正確方法。
里約+20峰會的召開恰逢關鍵時點,毫無疑問這是一次重要會議。20年來,可持續發展一直被視為努力靠近的理想目標。如今,我們的目標應該是將可持續性嵌入到我們的全球互聯社會的DNA中。時間是最緊缺的自然資源,這就是為什么里約峰會必須成為全球強心劑的原因。我們需要的是在解決能源、食品安全、環境衛生、城市規劃以及扶貧等問題的同時減少不平等性的全球性可持續發展目標。
制定目標可以克服惰性,但必須讓所有人都參與進來,只有為達到目標而設的重重政策都順利運轉,我們才能獲得成功。我們還有十年時間可以搶在當前可行方案變得太過昂貴之前行動。如果不作為,我們就將面臨生命支持系統出現災難性變化的風險。我們的首要目標必須是為地球擔起消除這一風險,而不是讓我們后代身處岌岌可危的環境之中。
(艾琳諾爾·奧斯特羅姆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印第安納大學政治學教授。)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國家沙漠公園建設管理需提質增效
11月29日,第五次國家沙漠(石漠)公園專家評審會在北京召開,對36個沙漠(石漠)公園規劃進行評審。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劉東生參加評審會。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倫、張守攻參加評審。【詳細】
廣東惠州生態方案出爐 建綠色現代山水城市
《惠州市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方案(2017-2020年)》(以下簡稱《方案》)日前出臺,該方案提出,從構建綠色國土空間開發新格局、建立綠色發展產業體系、全面提升全市生態環境質量、促進資源循環高效利用、構建安全的生態格局、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形成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良好社會風尚等7項主要任務著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