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松樹可大幅提高吸碳能力
為更大程度地發揮植物在碳吸收和碳封存方面的作用,美國研究人員經過半個多世紀努力,不斷改良松樹品種,提高其吸取大氣中二氧化碳的能力,終于取得明顯成效。
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從1968年到2007年,美國東南部地區種植的改良型火炬松的樹木產量增加了17%,而其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也相應地提高了13%。在這40年里,火炬松的品種被改良了三次。
火炬松是一種生命力強、分布極為廣闊的松樹品種,成年期一般為25年,在世界大多數地區都可以見到它的身影。北卡羅來納州森林生態學家約翰·金博士說,選擇火炬松是因為它生長較快、木材產量高,是構成森林的重要樹木,具有典型意義和實用價值。“研究顯示,通過不斷改良品種,火炬松攝取二氧化碳和改善環境的能力明顯增強。”在美國南部林區,目前每年大約種植一百萬株松樹,松樹所占比例約為15%。
“我們現在享受的是‘前人栽樹,后人乘涼’,而我們現在的工作也將會蔭及子孫后代。”森林學教授、樹木改良合作計劃主任史蒂夫米肯德說。研究人員認為,這項研究顯示,通過改進樹木遺傳學性狀,提高樹木吸收和存儲碳的能力,是向大面積開展碳封存邁出的第一步。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濕地調節凈化污水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詩經》中優美的詩句描繪了古人在濕地中生活的生動場景。而在江蘇省常熟市,這樣的美好景象正在重現。常熟河網密布,水系發達,不僅擁有像尚湖這樣的國家級濕地公園,還孕育了很多小而秀美的鄉村生態濕地。【詳細】
G20杭州峰會見證中國創新引領全球綠色發展
2016年9月4日至5日,二十國集團(G20)第十一次峰會將在浙江杭州舉行。此次G20杭州峰會的一個重要的關鍵詞是“綠色”。中國政府會總結中國特色的綠色發展模式,讓綠色發展成為常態。G20將見證中國創新引領全球綠色發展【詳細】
重慶今后城市能“吸水” 不再擔心下暴雨
“十三五”期間,重慶的城市建設也將進入新的階段。3月23日,重慶市政府下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力爭到2020年,試點區縣(自治縣)城市建成區30%以上、非試點區縣(自治縣)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都能像海綿一樣,收集雨水。【詳細】
研究表明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量被低估16%
科學家指出,1901年至2010年間,被生物吸收的二氧化碳量比過去以為的還要多出16%,這能夠用來解釋為何氣候模型全都高估了大氣中的碳增長率。【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