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首義文化園景觀設計(圖)
作品名稱:武漢首義文化園景觀設計
作品地點:武漢
武漢首義文化園位于武昌舊城內,項目地理環境優越,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是首義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占地面積約8.3公頃。
1911年10月10日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兩千年的封建統治。武昌閱馬場的辛亥革命軍政府舊址(又稱紅樓)門前,聳立著的偉大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和為辛亥革命英勇獻身的彭劉楊三烈士的雕像,以及為抵抗清軍而設的點將臺,真實的反映了這段歷史。基于此,首義文化園將成為記錄、追憶和發揚首義歷史和精神的文化載體。
設計的主要任務是如何在結合城市發展規劃,完善城市功能機制,展現首義文化園的歷史底蘊,為市民提供優越的游憩休閑空間的同時,實現城市與自然、歷史與文化的融合統一,使首義文化園成為一個集休閑、娛樂、旅游、教育、康體于一身的城市公園。
方案將首義文化園分為:紅樓紀念區、首義紀念林、孫中山像綠化區、現代文化軸大道、黃興拜將臺、紀念廣場、演藝廣場、文化藝術園、公共配套景區等9個功能區。空間結構上強調南北紀念軸和東西文化景觀軸:紀念軸串聯起了紅樓紀念廣場、十八星旗水晶之心、孫中山塑像和黃興拜將臺四個節點;文化景觀軸則貫穿星光入口廣場、十八星旗水晶之心、中心綠地及劇院廣場等四個節點,是聚集和疏散人流的重要場所。在與外圍景觀的協調處理上,設計以“外放內收”的原則來布置空間,使外部視線可以從林下穿過透行;同時設計還通過改善城市外圍的景觀感受,形成內部小范圍的圍合空間,創造尺度宜人、鬧中取靜的人性空間。
編輯:yongqiang
相關閱讀
武漢黃鶴樓景區周邊立體整治見成效
2018年5月4日,再登黃鶴樓,蛇山風景如畫。【詳細】
園林水系池岸景觀設計
近來,環境景觀越來越注重水體,無水不靈;有的房地產公司還提出戶戶開門臨水的要求。而在實際操作上,水面邊岸則是易被忽視且不易設計、施工好的項目。其所占投資比例不菲,值得斟酌探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