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規劃不等同城市規劃
近些年,由于人們對商業利益的追求,使得眾多風景區的城市化嚴重。其原因不僅是管理上的人為因素,有些城市化現象是在規劃時就留下的隱患。而城市化的景區規劃產生的直接原因,是規劃師將景區規劃等同于城市規劃,機械地套用城市規劃的概念和模式,從而導致景區規劃的城市化和園林化。
筆者認為,上述原因的具體表現,一是把局部當全部,忽視了景區規劃應該分層逐級展開的特性,片面強調一種技術性的推行和標準化的設計,缺少對風景區深度與廣度的認識和思考,忽略景區的軟件開發建設。二是沿襲城市規劃的思維,以城市與園林的體系框架對景區規劃進行盲目套用,多數是把城市公園建設手法移植到風景區開發建設中。
近年來,各地的城市規劃已開始注意吸收景區規劃的成果,以增強城市的特色,景區規劃也應該意識到必須與城市及相關規劃銜接才能更好地發揮效能。
筆者認為,應該謹防景區規劃中的城市化。為了求得景區規劃與城市規劃的"完美"結合,必須從四個方面入手:
首先是要科學規劃。景區由于學科的性質,更加側重于從多元時空和角度來思考景區的發展,從"資源-產品-市場"互動的層面來規劃設計。因此要通過科學的技術分工,要先在編制景區總體規劃的基礎上,再由城市、園林、建筑規劃人員根據總體思路編制明細的規劃,完成規劃的空間設想和景觀落腳點。
其次是突出特色。城市化的景區規劃是一種模式性的"公園化"、"廣場化"和"草坪化",如何消除和避免這一現象的發生,其基本途徑是從風景區的地方性研究與文脈分析開始,進行市場調查,分析游客心理需求和市場特征,繼而提出適宜于景區的發展主題,再按照主題進行景觀設計和項目建設。
其三是明確定位。風景區存在游憩與特色觀賞的矛盾,外地游客多鐘情于高品位富有特色的景觀,本地居民多喜歡現代游憩項目。景區開發要針對外地游客,就必須高標準要求,以獨特的地方性,展現出源地質文脈的自然與人文景觀。而城市化、園林性的游憩設施能滿足本地居民休閑娛樂需求,但不必集中于高品位的自然與人文景區內,在其他空間內可以建設。倘若對風景區的認識停留在本地居民層面,風景區規劃采用本地居民的價值標準,要推動風景區的"現代化",必定付出代價。
四是打造品牌。推行風景區規劃中旅游規劃首位機制,逐步建立景區規劃的法制化體系和風景區旅游規劃專項審核體系與認定機構,推動景區規劃在學界、政界及社會產生的影響力,從而加強人們對景區規劃的特征、功能及意義上的了解,進而形成一種普遍意義上的社會認同,產生品牌效應。
編輯:zhaoxi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
廣州: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上出新出彩
10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永慶坊沿街察看舊城改造、歷史文化建筑修繕保護情況,走進粵劇藝術博物館,同粵劇票友親切交談,希望他們把粵劇傳承好發揚好。習近平總書記聽取了廣州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匯報。他指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