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訪談——構建宜居城鎮生態
“城鎮因人而建,人是城鎮的主角。堅持走科學發展路、加快建生態文明市,必須著眼于人的需求,努力使城鄉規劃建設更加合理、公共設施更加齊備、生活環境更加整潔,真正實現‘城鎮讓生活更美好’。”
——摘自李軍同志向市第九次黨代會作的報告
高起點全覆蓋 打好城鎮“生態牌”
■代表名片
高楊 市城鄉規劃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專職副主任、市城鄉規劃局副局長,注冊規劃師、高級規劃師
城鎮是否宜居,首先取決于規劃設計是否體現出以人為中心的價值取向。編制分區規劃、控規到修規、單體設計等各個環節,都要按照構建城鎮生態系統的原理,把貴陽山多、水多、林多的生態優勢凸顯出來,建設人與城鎮、人與自然、城鎮與自然相得益彰的生態家園。
“城鎮生態主要分為城市和鄉鎮兩部分,平時,大家對城市關注得比較多。”在有著20多年規劃經驗的高楊看來,顯山、見林、透氣的規劃理念,要求對現有的自然優勢生態景觀不再簡單地進行大開大挖,而是依山就勢,使環境更優美、更有特色、更加宜居。
“住建部出臺了關于綠色生態建筑的‘國標’,因此,在城市規劃和建設當中,作為職能審批部門,我們都要求新批的建筑在規劃上符合這一標準,充滿綠色生態元素。”高楊說。
在小區住宅的綠色生態建設方面,高楊認為,從區域來說,中水回用、小區環境整治、小區布局都可以做到綠色生態,比如,盡量運用通風走廊、環保建材、生態綠化等。這種生態還應該包括人在建設的過程中,基礎設施配套、公共服務設施配套都延續生態的理念。“比如,中小學的配備,社區醫療設施、體育設施的配套,社區文化的軟硬件營造……人不僅要住,還要住得舒適,享受低碳環保的便捷生活,既有物質層面的保障,也要有精神層面的要求。所以,作為規劃部門來說,我們還要進一步完善和細化全市公共服務設施的配套標準,不僅僅是審批一個住宅、一個小區,還要同時考量所有的配套服務設施。”高楊說。
“當然,要構建宜居的城鎮生態,還有更多的工作要放在廣大農村。目前,貴陽的1000多個村已經有427個完成規劃。我們力爭在兩年內實現規劃全覆蓋。”高楊認為,鄉鎮的規劃也要貫穿生態的思想,有了規劃,村民就會有奮斗的目標,一張藍圖繪到底,使得整個建設發展具有延續性、連貫性。
打造“首善之區、魅力之都、幸福之城”
■代表名片
段迪 南明區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
“《報告》提出,要‘提升全域規劃建設管理水平,構建宜居的城鎮生態’,十分振奮人心、催人奮進。作為中心城區之一,南明區將按照這一要求,全面加強轄區規劃建設管理,打造名符其實的‘首善之區’、生機盎然的‘魅力之都’、群眾公認的‘幸福之城’。”談及今后的打算,段迪滿懷信心。
城鎮因人而建,人是城鎮的主角。談到南明區未來的城鎮規劃建設,段迪認為,新區開發、園區建設、舊城改造是此項工作的三個重點。
段迪告訴記者,在新區建設方面,未來五年,南明區將按照“世界眼光、國內一流、貴陽特色”的要求,完善龍洞堡東部新城的區域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及各類專業規劃,科學合理布局產業和各項城市功能,用高水準的規劃引領新區開發,保證新區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南明區將把“爭取時間放在首位”,加快建設步伐,將龍洞堡東部新城建設成為集購物休閑、高端商務、高檔居住、航空物流、城市旅游等功能于一體,規劃布局合理、基礎設施完善、生態環境優美、產城高度融合的“黔中新城”。
在園區建設方面,段迪表示,龍洞堡食品工業園是南明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主要載體。南明區將以“老干媽”為龍頭,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高標準、加速度推進道路、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招商引資,使南明區的食品工業由“一枝獨秀”變為“百花齊放”。
段迪說,在舊城改造方面,南明區將緊緊依托二環路、桐蔭路、東站路、富源南路等路網建設,全力加快25個舊城改造項目的建設進度,通過舊城改造,徹底改變轄區規劃建設相對滯后的現狀,使城市面貌實現質的飛躍。
城市管理是構建宜居城鎮生態的重要內容,作為中心城區之一的南明區,下一步將采取哪些措施強化城市管理?段迪表示,經過“三創一辦”,南明區的城市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市容市貌明顯改善,相關管理措施將繼續實施下去。
“南明區將以‘門前三包’、市容整治等為重點,全面推進城市管理由粗放向精細、由主要干道向背街小巷、由中心區向城郊接合部、由突擊向常態的四大轉變,努力實現‘標準不降、力度不減、隊伍不散、效果保持’的目標。”段迪說。
編輯:fengxiaolin
相關閱讀
粵港澳大灣區擬建設世界級森林城市群
記者從在佛山舉辦的全省綠委辦主任暨部門綠化和森林小鎮建設座談會了解到,廣東省將主動對接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森林城市群。【詳細】
未來10年 河南規劃造林2252萬畝
河南省政府在鄭州舉辦了《森林河南生態建設規劃(2018-2027年)》評審會,經過審閱、質詢和討論,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侖、中國科學院院士傅伯杰、中國科學院院士唐守正等院士、專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一致同意通過該《規劃》。【詳細】
2017綠色發展與生態建設典范案例征集
秉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建立優質綠色品牌是生產者和消費者共同的追求。各級黨委、政府以“生態規劃、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的典型性案例為基礎,通過自薦、媒體推薦、上級引薦的方式,本著自主、自愿參與的原則展開。【詳細】
北京綠化企業將參與雄安新區生態建設
5月3日,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參加了北京市綠化企業參與雄安新區生態建設座談會。此次會議由北京市園林綠化局、河北省林業廳、保定市林業局聯合組織召開。國家林業局調查規劃設計院、局造林營林處與河北省林業廳、保定市林業局以及10余家北京市種苗、科技、設計、綠化建設等企業負責人參加會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