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納植物園首次發現紫莖澤蘭持久性土壤種子庫
種子落入土壤或存留于地表枯落物內形成土壤種子庫。一些在第一年,或是第一個萌發季節因環境因子的限制而沒有萌發的仍然保持有活力的種子,構成持久性土壤種子庫(Persistent soil seed banks,PSSB),著名種子生態學家Baskin 和 Baskin 夫婦(1998)根據文獻列出了160多科的1300多種具有PSSB能力的植物。
很多種子生態學家依據時間延長推導了PSSB的生態學、進化生物學意義,如調節因種子產量波動引起的種群數量變異,保證物種共存得到平衡;消除一年生植物在極端生境下沒有生產種子而導致的種群滅絕;增加基因多樣性,形成不同基因型的“進化記憶庫”……。但種子在自然土壤中的存留會有很大的代價,實現上述各種生態學功能的一個重要前提是:PSSB種子產生的個體能具有其同種的新種子萌發個體一樣的生長能力,也即不會因為同種競爭而被淘汰。盡管PSSB發現很早,但尚無研究人員對PSSB個體與新種子個體之間的競爭能力進行比較。
沈有信副研究員以紫莖澤蘭(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為研究材料,通過人工控制方法形成PSSB,并將其萌發個體與同母體的新種子個體種植于不同的競爭密度下,在人工溫室的均質條件下,比較兩類個體的生長速度和生長結果,發現PSSB個體的生物量、生長高度、基徑和葉片數等生長指標較新種子個體有所降低,但多數檢測時間內的這種降低未達到顯著水平。表明紫莖澤蘭PSSB種子個體相對于同母體新種子個體的競爭能力下降但無顯著差異。這一結果為眾多PSSB的生態學意義推理提供了首例佐證,首次發現紫莖澤蘭(E. adenophorum)PSSB,為紫莖澤蘭的防治提供了重要參考。
相關研究結果以“Seed vigor and plant competitiveness resulting from seeds of Eupatorium adenophorum in a persistent soil seed bank”為題于近期發表在Flora上。
編輯:gloria
相關閱讀
全球變暖致北極融冰 “末日種子庫”入口遭水淹
據外媒報道,挪威政府2008年設立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保存世界各地植物種子,避免因隕石撞擊或核戰等全球災難,導致物種滅絕。不過受全球暖化影響,北極地區溫度急增,導致永久凍土融化,令種子庫入口遭到水淹。【詳細】
“植物殺手”紫莖澤蘭變身有機肥
四川攀枝花市引入中科院國家“863”計劃研究成果,依托西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日前建成首條紫莖澤蘭生物有機肥生產線,讓這一“植物殺手”變身有機肥。 【詳細】
紫莖澤蘭:從“植物殺手”到“植物黃金”
紫莖澤蘭原產中美州,20世紀三四十年代從緬甸傳入我國,它與農作物爭水、爭地、爭陽光,并且對牲畜造成嚴重危害,造成大面積農作物和植被枯死,是一種可怕的“植物殺手”。【詳細】
挪威全球種子庫:可抵御原子彈的“植物諾亞方舟”
挪威在斯瓦爾巴群島一座山的山體內修建的大型植物種子冷藏庫定于26日正式揭開神秘面紗。這座冷藏庫旨在防止植物因天災人禍滅絕,為植物學家提供種子基因,被稱為“植物諾亞方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