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保興:城市未來發展需重建微循環體系
仇保興在2011年北京規劃設計勘察測繪行業工作會上提出
城市未來發展需重建“微循環”體系
8月25日,由北京市規劃委員會主辦,北京市勘察設計與測繪管理辦公室、北京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協會承辦的2011年北京規劃設計勘察測繪行業工作會暨第二屆城市規劃設計論壇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國土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局長徐德明,北京市副市長陳剛出席論壇并講話。本次會議主題為“規劃服務科學發展,設計打造世界城市”,以國際化、專業化和高層次的特色,為行業經營搭建良好的溝通交流平臺。
仇保興在講話中指出,我國城市建設在城鎮化中后期的一個重要趨勢是重建“微循環”。從全國情況來看,許多城市在發展中已經到了轉型的門檻前,其空間格局、基本框架,在經過30年改革開放的發展建設之后,已經基本定型,各類大型基礎設施也已基本建成。同時,城鎮化初期大拆大建的弊端,也已充分暴露,市民對社區環境改善的愿望及提升居住舒適度的需求也愈發強烈。在這種條件下,城市的發展思路應從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轉變,將傳統集中式、機械式的處理方式向分散、有機化、生態化的處理方式轉變,由建設大型基礎設施向小型補充式設施建設轉變,由集中處理排放向就地就近處理轉變,由各公用設施功能分離向綜合利用轉變。同時,在規劃建設理念方面,還應實現由自上而下向規劃透明、設計透明、上下結合、充分調動民間創新積極性轉變。
仇保興指出,目前,我國城鎮化已經進入中后期的特殊階段,城市管理者應遵循“自組織”理念,拋棄初期廣為流行的疾風暴雨式“大開大發”、“大拆大建”,轉而推行“微降解、微能源、微沖擊、微更生、微交通、微綠地、微調控”等城市微循環體系重建工作,這將成為城市轉型、生態城和城市住宅規劃建設的新原則。
會上,普利茲克獎得主日本著名建筑師妹島和世作了題為“通過建筑作品介紹創作的構思和理念”的演講,美國俄勒岡州大都會區議員、美國國會資深規劃顧問羅伯特?李博提作了題為“快速城市化的問題與挑戰——北京可持續世界城市發展建設之我見”的主題演講。
會議宣布了北京市規劃設計勘察測繪優秀工程項目表彰決定并頒獎,還為獲得政策性住房規劃設計獎的設計單位頒發了榮譽證書。來自北京市規劃設計勘察測繪行業的500余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國務院參事仇保興談智慧城市三大設計誤區
“現在很多人都在談‘智慧城市’,有的地方政府談起來就是要發展電子商務、智慧旅游、滴滴打車、共享單車等,這就進入了一個誤區,干了市場可以大有作為的‘商業品’,而忽略了政府自身原應關注的‘公共品’。”國務院參事、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理事長仇保興3月28日談及“智慧城市”時如是說。【詳細】
仇保興:城市病已突出 不能再"攤大餅"式擴張
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時隔37年再召開,一系列新提法激發了百姓對城市生活的新期待。“城市病”怎么治?城市規劃“一屆領導一規劃”現象能否終結?農民工落戶會否變得容易?針對這些問題,國務院參?隆⒆》亢統竅緗ㄉ璨吭輩砍?仇保興接受了中國經濟網記者的專訪。【詳細】
仇保興:“互聯網+”如何治愈中國城市病?
在2015中國“互聯網+”開放合作大會暨第三屆中國智慧城市高峰論壇上,國務院參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仇保興發表了主旨報告。本文根據報告內容整理。【詳細】
仇保興:走以大城市為主城鎮化道路是陷阱
目前,全國約有一億的人口在跨省流動。流動人口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其中有一半以上集中在省外流動人口數量居前10位的城市,這中間又有二分之一集中在省外流動人口數量居前4位的上海、北京、深圳、東莞。【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