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干注射施藥殺蟲技術走向普及
“也就是一根煙的功夫,樹干注射施藥后害蟲就啪啦啪啦往下掉。這技術真是神了,我們都看呆了!”北京市園林科研所總工程師叢日晨談及在日本考察時親歷的植保技術依然贊嘆不已。樹干注射施藥技術作為一種植物內部施藥技術,不僅在美日法英德等世界發達國家得到廣泛應用,在國內也已開始走向普及,除用于蛀干害蟲、維管束病害的防治外,在缺素癥的矯正、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使用方面都得到推廣和應用。
樹干注射施藥技術的廣泛推廣,得益于其綠色的施藥技術路線。據了解,樹干注射施藥技術是將植物所需殺蟲、殺菌、殺螨、微肥和植物生長調節劑等藥液強行注入標靶樹體內的植物內部施藥技術。業內對該技術的評價集中在三方面,首先,操作簡便易行,不僅不受樹木高度和危害部位等限制,使高大樹木的上部害蟲、根部害蟲、具有蠟殼保護的隱蔽性吸汁害蟲、鉆蛀性害蟲、維管束病害等常規施藥方法難以有效防治的病蟲害防治變得簡單可行,而且也不受環境條件限制,在連續多雨或嚴重干旱缺水條件下仍可實施化學防治。
其次這項技術在藥液利用和藥效發揮方面效果突出,該技術可以十分精確地控制進入樹體內的藥液量,大幅度提高藥液利用率,同時藥液不受降雨沖淋、光照分解等環境因素的影響,可使藥效期延長,從而更高效地達到治蟲防病、提高品質、調控生長的目的。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環境保護方面的突出優勢,樹干注射技術不會給生態環境造成農藥污染,有利于保護非標靶生物和施藥者的人身安全,使有較強毒性的化學防治“潔凈化”,可達到保護自然、保護生態和人身安全的要求。
“優良的注藥機械、恰當的注射藥物、合理的注射方法、正確的注藥時機和注藥量,是影響防治效果的關鍵。”多年來在防治一線工作的徐州市惠通生態園林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祥總結。他認為,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差距不僅在藥劑方面,配套的藥械研發也需迎頭趕上,而施藥適期、注射部位和注藥量更是需要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摸索經驗。
目前樹干注射主要有四種方法,除高壓注射法外,還有打孔注藥法、掛液瓶導輸和噴霧器壓輸,藥劑以內吸性水劑為佳。施藥適期需根據防治對象特點來決定,如一般食葉害蟲應在其孵化初期注藥,蚜螨等爆發性害蟲在其大發生前注藥,光肩星天牛、黃斑天牛等蛀干害蟲分別在其幼蟲初齡(1至3齡)期和成蟲羽化期注藥。
高壓注射法因對樹體損傷小而普及更快,如北京市園林科研所針對楊柳飛絮研發的“抑花1號抑制劑”的使用,就是用高壓注射方法。在前期研發中,適配藥械選型曾是突出矛盾,后與合作單位共同開發才有了相匹配的適用藥械。
二十多年來從事高壓注射機開發的徐州市林業指導站原工程師秦旦仁,希望他的藥械能在松材線蟲病這一業界撓頭難題上發揮更大作用,但相匹配的治療松材線蟲病的高效藥劑還沒有研發出來,松材線蟲病依然是威脅我國林業的大敵。
對于蛀干害蟲、維管束病害等林木疑難病蟲害的治療,在樹干注射藥劑和配套藥械方面雙管齊下搞研發,是國內業界追趕世界先進水平必然要走的長路。
編輯:j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