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植物園在化學除藻劑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湖泊富營養化引起的藍藻水華頻繁暴發,降低了水資源的利用效能,引起了嚴重的生態破壞及巨大的經濟損失,直接威脅區域供水,給公眾健康帶來了極大隱患。為提高湖泊水質和控制藍藻水華暴發,利用化學方法除藻無疑是一種效果顯著、見效快的有效途徑。但化學方法在除藻的同時,對其它水生生物也會產生負面影響。
武漢植物園濕地生態學科組邢偉副研究員等科研人員對化學除藻劑對水生植物生理生態學特征的影響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含銅殺藻劑或鐵鹽等絮凝劑的過量投加導致水生植物周圍環境金屬濃度的增加,其生境更加惡化;受試材料紫背浮萍(Spirodela polyrrhiza)和伊樂藻(Elodea nuttallii)的生長受到顯著抑制、色素和蛋白質等合成受阻且有不同程度的降解、光合效率大幅降低、抗氧化酶活性顯著升高。上述結果表明,在使用化學除藻劑時一定要注意劑量效應,避免給水環境造成二次污染。該研究結果已發表在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和Environmental Toxicology上。
編輯:ree
相關閱讀
洪湖和洞庭湖微塑料污染監測研究進展
微塑料是指直徑小于5毫米的塑料微粒,廣泛存在于水環境中。由于形體微小,微塑料很容易被水生生物吞食,從而對生物造成機械損傷,生理病變,甚至死亡。水環境中微塑料的存在狀況及其帶來的環境風險已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詳細】
武漢植物園花展持續到4月上旬
武漢植物園內花展自大年初三開始將持續到4月上旬。展出的花卉有蘭花、梅花、桃花、郁金香等。【詳細】
南非帝王花為武漢植物園增添濃郁非洲風情
9月28日,武漢植物園非洲風情節開幕,作為非洲風情節的重頭戲,南非帝王花展為植物園增添了一股濃郁的非洲風情,吸引眾多游客前來賞花。【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