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景觀都市主義的實踐
FA事務所曾參與過朱家角一帶的項目,對當地有一定的了解。對于江南水鄉的印象,歸納為水與人緊密的聯系,出門見水,狹長的河道,兩邊都是當地人生活的痕跡。人和水的尺度人、和人的尺度都盡可能緊湊地銜接在一起,和歐洲的古城確有些相似之處。他們延續著傳統的產業和生活方式,小作坊、漁牧、耕種等等。年輕人多數都會離開去探索大城市,只剩下固守陳規的老人和小孩。FA事務所關心在新的時代里新城居民的需求,他們渴望這里被注入新的活力,帶來商機,但也擔心任何的革命都會改變水鄉原有的形態和文化,最后只是被城市吞噬而已。新的公園設計基于對新舊城市演變的思考,在現代新型的城市文化的沖擊下,原生態生活和文化應有怎樣的傳承方式。規劃設計力求激發城市新的活力和可能性,但首先要在傳統和革新中找到一個平衡點,將生態設計作為城市設計的基質。
設計場地主要以綠地、水體等大面積的公共休月嶷樂場地為主,從北、東、西三個方向與城市連接,西側是南北筆直的河道,南側是貫穿整個青浦的水上通道。FA事務所認為無論從水路或陸路的交通聯系上考慮它更窖易和城市生活發生聯系,提供了人們戶外聚集的最理想場所。也能夠更直接韻體現從生態為出發點的設計理念。在對紐約中央公園等城市中心綠地進行分析比較之后,結臺思考周邊E域的未來發展趨勢,FA認為其設計需要提供多種人流聚集的可能性和方向性,也應該在使用功能上,彈性而動態地賦予其以極大的靈活性。
舊時的肌理和形態一直在改變,但生態觀念和文化傳承卻是恒久的線索,規劃目標把未來韻“綠色水都”定義為:創建一個自我維系的生態系統和環境,真正去容納江南社會文化。
“水一行一間”來自于對江南水鄉一種直覺上的描迷,希望“新江南水鄉”依然能夠延續人們印象中的水鄉生活。
水——作為線索聯系著整個場地各種功能區域。在自然界中,河流都是蜿蜒曲折的,不存在直線或折線形態的天然河流。現狀的河道多為人工修筑,肌理方正,線路筆直,這些渠化的水系在空問上是不連續的,已經形成了一個新的河流生態系統,而這個系統與原始的自然動態生態系統是不一致的。在承認使用者對于水資源利用的必要性的同時,強調要保護自然環境質量。設計中,新開挖一條“之”字形的,貫穿整個場地的河道,然后通過幾條蜿蜒的小溪與此新河道溝通,同時聯接起周邊公園的入口和水邊的休閑空間。通過對地貌及生態多樣性地恢復,達到建設一個具有河流地貌多樣性和生物群落多樣性的動態穩定的。可以自我調節的河流系統。河流的蜿蜒性使得河流形成主流、支流、河灣、沼澤、急流和淺灘等豐富多樣的生境。由于流速不同,在急流和緩流的不同生境條件下,形成豐富多樣的生物群落。即急流生物群落和緩流生物群落。同時河道設計充分考慮了游船系統規劃,其“之”字形的設計將行船線路加長,河道的寬度類似原生態的水鄉街巷,在風向上,游樂區域也被分為迎風區和背風區,很適宜小型游船的水面活動。
編輯:joe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車公莊19號院景觀改造
設計師既是場地修繕者也是直接使用者,采用多方共謀共建的方式,以生態、健康、友好作為核心手段,修復大院環境,創造活力新生。建成后社區環境大幅度提升,社區鄰里互識,溫暖度開始回升,成為綠色創新友好的健康示范項目【詳細】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優”,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劃建設有“一帶三區”,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專類植物展園區、綜合服務區,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中心、首發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云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等產業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