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舊改:世博最佳案例中找靈感
長寧區干部調研團日前走進世博園的城市最佳實踐區。與普通參觀者不同的是,每個成員手上都有厚厚一沓資料??最佳實踐區中哪些案例和長寧區區情區貌比較相似,哪些新技術在長寧區有推廣可能……區委書記卞百平說,調研團成員都是分管建設、規劃的領導干部,通過學習城市最佳實踐案例,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為長寧區正在編寫“十二五”規劃提供更加全球化的視角和更具前瞻性的眼光。
“這不是我們的‘社區重塑’嗎?”巴塞羅那案例中展現的新舊住宅對比,長寧區干部看得很仔細:巴塞羅那在改造過程中,除了完善城市功能,非常重視建筑外在形態的保護,并將部分老建筑作為城區的地標。巴塞羅那舊區改造,很注重構建人與社區的關系,讓老舊城區居民有人際交流的地方。這一點,對長寧區仍需改造的200萬平方米老舊社區來說,都是可汲取的寶貴經驗。
滬上?生態家、倫敦零碳館的環保低碳技術,也引起了長寧區干部的研究興趣。有的干部說,這些技術不僅要用在新建筑上,老城區改造中也少不了。區委領導特意提醒大家看倫敦零碳館垃圾桶上的太陽能電池:“太陽能是綠色能源,但現在運用不廣,除去成本問題,也有美觀的原因。你們看這個垃圾桶上的太陽能電池,設置得很巧妙,白天吸收太陽能,晚上提供能源,解決了居民倒垃圾時看不到垃圾桶的問題。兼顧實用和美觀的環保技術,既符合低碳發展的需要,也符合城區建設的需要。”
在歐登塞案例區域,區委領導帶頭跨上自行車,繞著車道騎了一圈,與在場干部思索一個問題:中國素有自行車王國之稱,但由于缺乏規劃,自行車出行的環保價值還沒有被充分認識。要讓自行車成為低碳生活方式的工具,很有必要重新設計自行車車道。“長寧區的蘇州河景觀岸線和臨空園區,有沒有可能開辟專門的自行車道作為探索?”分管建設、規劃的副區長趙惠琴當場提出。而成都活水公園案例里層層沉淀的水處理系統,也讓干部們大膽假設:能否把這樣的案例搬到城市綠地建設中,在打造城市新景觀的同時,也向百姓展示生態治污技術?
邊看邊討論的方式,讓長寧區領導干部們意猶未盡,于是找地方坐下展開“頭腦風暴”,第一時間梳理所思所想。大家提出,很多案例提到了資源協調統籌,強調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復合利用度的重要性,長寧區需要突出政策導向,鼓勵低碳環保節能技術在城市建設中的廣泛應用,相應的城市管理體制也要創新。比如,虹橋涉外貿易中心將打造低碳商務區,長寧區能否借此契機創建低碳經濟示范區;天山路能否積極推廣運用新能源技術,建設太陽能照明示范街;虹橋“井”字形、臨空園區的標志性項目,能否成為環保新技術應用的亮點;而屋頂綠化在長寧區已有試點,能否進一步全面推廣……
卞百平告訴記者,城市最佳實踐區的案例是全區干部教育培訓的鮮活教材,是辦到家門口的“黨校”與“學習班”。長寧區將組織更多的干部按照不同課題實地研究,讓廣大干部悟出門道、開闊思路、提升理念,在“十二五”規劃中更好地推動全區協調發展、科學發展。
編輯:jus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