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陵闖出花木產業富民路 從單一到復合
“鄢陵野色平于掌,也有江南此景無?!鼻宕娙送敉袢绱嗣枋鲔沉辍H缃竦嫩沉暧质窃鯓右环幽兀?/P>
正值隆冬時節,地處中原腹地的河南鄢陵卻是和風徐徐、溫暖宜人。鄢陵處于亞熱帶和北溫帶過渡區,陽光充足、泉甘土肥。得天獨厚的自然氣候優勢,不僅使鄢陵成為“南花北移、北花南遷”的天然馴化基地,還造就了獨樹一幟的花卉業“鄢陵模式”:以科技創新提升發展支撐力、花木產業帶動農民致富、森林生態景觀拉動綠色效益,走出了一條以花木產業為主線的區域特色經濟發展之路。
科技創新提升產業發展力
近年來,為了進一步鞏固在全國花木行業的龍頭地位,鄢陵縣創新發展方式,啟動了名優花木生產科技園區建設。名優花木生產科技園區建設打破了鄢陵以往分散種植、無序經營、小打小鬧的傳統經營模式,園區全部采用市場化運作方式,吸引資本進駐園區進行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花木生產。園區建設規劃涉及4個鄉鎮、42個村、10萬畝地,目標就是建成全國最大的花木標準化生產區、集約化示范區、新優品種展示區、生態旅游觀光區,在繼續擴大花木生產總量的基礎上,引領全國高檔花木產業。
為了能讓名、優、特、新花木真正在鄢陵落地生根,鄢陵縣加大科技創新投入,依靠科技創新,提升發展的支撐力。目前,鄢陵花木產業擁有4家省、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先后承擔了兩個國家“863”計劃項目和10多個省、市的科技攻關項目,完成了蠟梅、櫻花等40個品種的組培技術研究和組培苗的工廠化生產,成功地推廣應用了ABT生根粉、工廠化育苗等技術,先后制定了16項花木生產技術規程,其中3項花木產品標準被批準為省級標準。
鄢陵縣還與北京林業大學、中國林科院等30余家高校、科研機構“聯姻”,建立長期的協作關系,重點推廣組織培養、現代溫室、冷藏、保鮮、基因控制等先進實用技術,同時還聘請50余位知名花木專家、學者組成了花卉顧問組,在技術培訓、良種繁育、新品種引進等方面“共商大計”。全縣先后引進荷蘭郁金香、巴西木、美國凌霄、高桿櫻花等100多種國外名優花木,引進總量近千萬株(盤)。
優良的生態環境使鄢陵成為環保型、高技術、新材料和房地產投資的熱土,全國各地的投資商紛至沓來,目前已引進84家國內大型園林花木企業入駐,總投資602億元,這些公司積極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推行立體化種養模式,在百里花鄉形成了林下種牧草、牧草養畜禽、畜禽糞便做肥料的良性生態循環產業鏈。
花木產業“點亮”農民致富明燈
在鄢陵縣以花木產業著稱的姚家村,花木經營管理不僅是一項養家糊口的技術活,更成為一種烙印在人們心里的地方文化?!按謇餆o論老人還是孩童,人人都有一手嫻熟的花木嫁接技術,閉著眼也知道該怎么做?!笨h林業局有關負責人對中國綠色時報記者說。
姚家村花木種植由庭院經濟起步,進而發展到大田連片種植,目前不僅本村2700多畝地全部種上了苗木,部分村民還在外承包土地 5800多畝,用于發展花木生產。全村1800多口人,三分之一的人專職種花,三分之一的人輸出種花技術,還有三分之一的人做花商承攬綠化工程。目前該村已成立園林綠化公司30多家,每年承攬綠化工程的收入近3000萬元。
據了解,花木產業使姚家村土地畝均效益提高了3倍~5倍。1999年縣信用社專門在村里設了一個儲蓄所,現在每月60萬元的存款任務輕松搞定。全村有各類轎車、工具車210多輛,手機1000多部,98%的農戶安裝了程控電話、有線電視,一半以上的農戶用上了電腦。
現在,姚家村村民除了每年每畝地700元左右的土地租金外,還可以在園區企業打工,每人每天有30元~50元不等的收入。如今的姚家村,樓房林立、街道寬廣整潔、環境優美,一派怡然自得的新農村景象。
目前,鄢陵縣花木面積已發展到52萬畝,年產值24億元,花木主產區的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9600元。懂知識有文化的鄢陵農民,闖出了鄢陵花木產業品牌,創出了效益,實實在在嘗到了致富的甜頭。
平原森林景觀激活綠色效應
花木產業的蓬勃發展,在引領花農快速致富的同時,不但帶動了交通運輸、餐飲住宿、藥械花具等相關產業的發展,而且也極大地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催生了具有特色的生態觀光、休閑旅游業,實現了以花木改善生態、以生態承載旅游、以旅游帶動三產。目前,鄢陵以花木為背景,以生態為平臺,建設各類景區景點20多個,其中中原花木博覽園被命名為“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國家4A級景區”,花都溫泉度假區成為中原最大的露天花園式溫泉度假區。
鄢陵獨特的平原森林生態景觀帶來了一系列的綠色效應。據專業機構檢測,鄢陵花木主產區森林覆蓋率高達80%,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1.6萬個,達到國家優質空氣質量標準。利用這一生態優勢,鄢陵開通了花都風情游、櫻桃觀光采摘游、農家樂休閑游、踏青賞花游等一系列旅游線路,每年吸引游客近300萬人,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億多元,每年來鄢陵旅游的游客數量不斷攀升。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編輯:jo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