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選育耐鹽植物 推動黃河三角洲開發
2010-01-11 17:54:15 作者:袁軍寶 來源:新華網 瀏覽次數:
記者從山東省科學院生物研究所獲悉,國際合作重大項目“利用耐鹽植物推動中澳可持續農業發展”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初步篩選出5種耐鹽植物,并且已在黃河三角洲地區建立300余畝示范基地。項目的順利實施對于合理開發利用黃河三角洲地區鹽漬地將起到重大推動作用。
據山東省科學院生物研究所所長楊合同介紹,“利用耐鹽植物推動中澳可持續農業發展”項目整合了山東省在鹽漬地治理領域領先的科研力量,并通過與澳大利亞的南澳研究與發展研究所、西澳莫道克大學等科研機構合作,引進和培育國內外高品質耐鹽耐旱植物。
參與這一項目的山東師范大學曹子誼教授說,通過研究耐鹽植物的耐鹽機理,特別是抗鹽與泌鹽方面的研究,對以后的鹽堿地綠化及作物種植將起到重大推動作用。
據楊合同介紹,目前整個合作項目已引進澳大利亞耐鹽植物107種,收集國內本土耐鹽植物200余種,建立了我國首個耐鹽植物種質資源庫;初步篩選出具有在黃河三角洲地區大規模推廣種植潛力的5種耐鹽植物,包括白刺、耐鹽玫瑰、椒葉薄荷、澳洲蕃杏、澳洲濱藜等;在濟南建立了耐鹽植物實驗示范園,并在黃河三角洲地區的東營市區、墾利縣等地建立300余畝的耐鹽植物示范基地。
楊合同說,項目的順利實施對于合理開發利用黃河三角洲地區鹽漬地,推動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建設,實現后備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編輯:Aggie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