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木能以不同基因組合應對環境刺激
2009-11-27 18:09:27 來源:科技日報 瀏覽次數:
多倫多11月23日電(記者杜華斌)干旱對森林樹木的威脅日益增大,不僅會阻礙樹木的生長,嚴重時還會使樹木更易遭受病蟲害的破壞。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生物科學家發現,樹木在應對干旱時,會根據一天中的不同時間段來調整自身所使用的基因手段。
該項新發現將有助于篩選培育出抗旱的樹種。相關文章發表在本月出版的《植物雜志》上。
多倫多大學細胞和系統生物學教授馬科姆?坎貝爾和他領導的團隊在其之前成功繪制白楊樹基因圖譜的基礎上,研究了白楊樹如何使用其45000個基因對干旱進行反應。坎貝爾介紹,每一個基因就像計算機程序的一條語句,各種基因的不同組合會產生出不同的程序,來幫助樹木對相應的環境刺激,比如干旱做出反應。樹木用來對付某種壓力的基因組合,是樹木能否繼續生存的決定因素。
過去,在研究干旱響應的基因程序時,研究人員一般只是在日常工作的時間點,即在白天開展工作。而坎貝爾小組此次則分別在白天和夜晚的多個時間段開展了基因程序驗證實驗。令他們意想不到的是,樹木在對付干旱時,白天和夜晚使用著不同的干旱響應程序。
坎貝爾表示,過去,科學家普遍認為樹木所使用的干旱響應程序不會隨時間的變化而改變,是一種簡單不變的程序。而他們的研究發現,樹木會在一天中不同時間段使用多種程序(不同基因組合)來應對干旱。過去的研究過分強調了某些基因在幫助樹木抵御干旱中發揮的作用,而忽視了其他基因的重要性。
編輯:Aggie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