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花卉市場中的“萬圣節”商機
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的萬圣節,該節日在西方享有很強的影響力及社會地位。如今,我國也有部分年輕人青睞萬圣節中的“扮鬼”游戲以及一些假面舞會活動,形成了一股“萬圣節熱”。南瓜是萬圣節的標志性象征,因此在萬圣節這一天,許多花店都會將南瓜作為當天的主打商品,不過近些年來花卉也漸漸成為萬圣節中必不可少的裝飾元素,這給花卉產業帶來了不少商機。讓我們了解一下萬圣節期間其他地方的花卉消費情況。
隨著西方的萬圣節在我國香港流行,香港花店越來越重視這個節日。出售暗色鮮花、南瓜、蠟燭,布置充滿“詭異”色彩的花藝環境,都成為香港花店在這個節日的主要業務。這個原本源于宗教的節日后來發展成為小孩兒和年輕人的小狂歡節。在香港,這幾年萬圣節越來越成為一個重要商機。據在香港蘭桂坊所羅門花藝設計室花藝師梁靈剛介紹,每年一過完中秋節,花店就開始展示跟萬圣節相關的產品,比如小南瓜、深色玫瑰、暗紅馬蹄蓮、黑色蠟燭等。花店也會受酒吧等場所之邀,設計具有巫術氣息的花藝環境,以接待那些前來狂歡的人群。
在意大利,萬圣節的花卉消費也有很大市場。根據米蘭一商業調查組織的統計,10月29日~11月5日萬圣節期間,在意大利12個主要城市,與萬圣節相關的花卉消費支出約為10億歐元,花卉品種以菊花為主。調查顯示,約50%的意大利人將遵照宗教習慣,瞻仰家族墓地,獻上一束菊花,對逝去的親人表達哀思。
萬圣節,也是德國花木銷售中十分重要的日子。去過德國的人,都對該國墓地中用來悼念親人的鮮花印象深刻。由于現在的年輕人很少去墓地為親人掃墓,如今萬圣節的花卉銷售量正在呈衰退趨勢。另外,現在德國人都選擇火葬,選擇土葬的人越來越少。不過在德國,用作悼念親人的鮮花在花卉銷售量中仍然占很大比重。
在西班牙,萬圣節是一項極為傳統的節日,人們習慣于用康乃馨等切花在這一天敬神。西班牙的木爾西亞、托塔那等花卉產地生產的康乃馨等切花大體上可以滿足國內的萬圣節花卉消費。不過,在某些年份里,這兩個產區常會因天氣原因導致專門為萬圣節市場準備的切花康乃馨減產,使得西班牙的花卉批發商不得不考慮從國外進口鮮花。
編輯:Agg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