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引進綠化苗木得不償失
盲目引進綠化苗木得不償失 少引進一些水土不服的品種
當下,正值春季植樹造林的黃金時節,各地都在熱火朝天地開展植樹造林、綠化美化活動。不過,有些地方尤其是北方一些城市的領導,在城市綠化美化工作中,卻熱衷于“標新立異、獨出心裁”,在苗木運用方面大量引進一些可能水土不服的花草樹木品種,不計代價地打造所謂的“北方江南”。其實,盲目引用綠化苗木根本就是得不償失。
由于千里迢迢,運輸途中苗木“夭折”的就不少;栽上后不久又由于土壤、氣候、自然環境等方面的差異,引進苗木沒能維持多久就成了曇花一現的“短命鬼”,如此等等。此種損失比較慘重,不能不令人痛心。
出現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一是脫離實際、沒有整體科學規劃和周密部署,綠化工作缺乏應有的計劃性和前瞻性;二是盲目上馬,草率行事,對引進的苗木品種不搞科學論證,只要在本地“前所未有”或“新奇好看”就無所顧忌地盲目引進,活與不活,栽上再說;三是有急功近利完成任務,上邊布置下來下邊就抓落實,只管栽不管活,管護措施也不到位。不能不說,一段時期以來,盲目引進綠化苗木,實在是得不償失。
實際上,城市綠化因地制宜、順應自然地適當引進一些“新奇特”且容易成活的外來品種,裝點城市,以增強藝術性和視覺美感,應該說無可厚非。但是,為出綠化效果而大批量地盲目引進那些在本地“水土不服”的苗木品種,無疑是走向了極端。
堅持城鄉統籌、協調發展,把城市主干道綠化、園林綠化和居民小區綠化及環城森林建設的規劃設計做好、做實、做細、做精,使城市綠化和城市總體發展協調搭配,才是正確的工作方法。有關部門要對造林綠化的數量和質量要嚴格把關,跟蹤督察到底,全面實行誰規劃、誰實施,誰監理、誰驗收,誰簽字、誰負責,誰管轄、誰管護的責任追究制,并納入干部政績考核,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勵與監督機制。
在綠化苗木運用中,要堅持從客觀實際出發、堅持因地制宜、堅持理性和理智、堅持美觀與實用并重,盡量少引進一些“水土不服”的林木品種,切實使城市綠化沿著科學有序、循序漸進、良性循環、節約資源的健康軌道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