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林畢業生作品之北京市蓮石路公園設計
7 豎向設計
7.1設計原則
豎向設計根據公園周圍城市道路規劃標高和園內主要內容,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在地勢起伏不大的公園中創造微地形的變化。遵循經濟性原則,挖填方保持平衡,不需外來土。
7.2 設計要點
由于是微地形設計,故方案中相鄰等高線高差為0.20m。地形根據原資料中的豎向標高,利用橋梁,下層雨水收集池等多種方式,盡可能地創造地形變化,并與周圍環境相協調。園中雨水一部分匯集到園路并沿路排出,另一部分由雨水收集系統匯集,凈化和再利用。
7.3 雨水收集系統
雨水收集是指獲取并儲存雨水以供人們使用的實踐活動[1]。本案中嘗試在局部地區加入簡易的雨水收集系統以滿足景觀的需求。雨水收集系統包括以下幾個部分:集水區,輸送,過濾,蓄水池(容器)和傳輸系統。具體做法是:沿北部園路修整出三塊下沉地形,用以匯集周圍的雨水;在斜坡上種植適宜水生的植物,該類植物可以一定程度凈化雨水;在下沉地形底部鋪置卵石,進一步凈化雨水。 雨水沿斜坡經過水生植物和卵石,匯集到卵石層下的集水池,隨著管道集中到蓄水池,最后供給水景區用水。
8 種植設計
8.1設計原則
利用原有場地樹種,和其他豐富的植物材料創造出美麗宜人的植物環境。多用北京地區鄉土樹種和抗性強的樹種。喬灌藤草多種植物類型相結合,與周圍環境相協調。
8.2 特色區域種植配置說明
園內種植可分為苗圃景區,花園區,密林區,疏林草地區,林蔭廣場區等。其中富有特色的是苗圃景區和花園區。
8.2.1苗圃景區種植特色
模擬苗圃中植物種植特點,突出公園主體。平面上,點狀,線狀,塊狀種植單位有序的結合;立面上,高低錯落,色彩多樣。種植材料以灌木和草本為主,種類豐富。
8.2.2體驗花園區種植特色
花園區的種植與各個花園的主題相聯系,形成各自的特色。例如,在藤園中,多用紫藤,爬山虎等藤本植物,依附于園中的"體驗盒"生長,進而產生"綠盒子"。在橢圓形花園中,規則種植草本地被植物,讓人欣賞到四季皆不同的花卉。

種植設計圖
編輯:roy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