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與管理
移栽成活后的試管苗盡快二次移栽到18~20cm口徑的花盆中,每盆1棵。花壇或田間栽培時行距80cm,株距50cm,栽苗后澆透水。幼苗期間適當增加肥水,一般每15天噴施一次稀薄全元素復合肥水。成苗期間適當少施肥水,以防徒長。試管苗移植到花盆或花壇中養護約1.5~2個月即可開花(見圖5、6)。
旱金蓮的冬春季養護要提高溫度,增加光照;夏秋高溫季節要采用70%的遮蔭網遮蔭降溫,遮蔭網還要有遮雨的功能,嚴防暴雨沖擊葉與花。干旱及高溫時要噴霧或澆水降溫,要做到干透澆透、速澆速排,注意根部不能積水。澆水與施肥時嚴禁泥漿及肥料濺污葉片及花蕾。根據它的生物學特性,始終保持在10℃~15℃以上,一般30℃以下的環境里才能正常開花,忌寒冷、高溫和烈日暴曬。為了促進多開花,當幼苗長到3~4片真葉時進行摘心,促其多發側枝,上架前除留主枝及粗壯側枝外,還需摘心、插桿并將莖蔓均勻地綁縛在架上,扎成各種裝飾形式。生長后期也可將莖蔓齊根剪去,使之另生新芽,精心養護1個月左右又可重發新莖并開花。施肥以氮、磷、鉀等多元素肥料、1/2MS營養液或腐熟的禽畜糞均可,遠離苗根挖穴埋施。要少量多次追施。
盆栽旱金蓮在霜降以后應該移入室內,放在窗臺或陽光充足處,溫度保持在10℃~15℃,最低不得低于8℃。旱金蓮莖蔓生,一般都必須設立支架(見圖7、8),如任其自然生長,勢必莖蔓太長,影響觀賞。
為了控制其莖蔓無限生長,當旱金蓮進入初花期,其莖蔓生長已達30~40cm時,用100ppm的多效唑溶液進行葉面噴施,促其矮化。噴后三天就能見效,主蔓增粗,頂蔓延長遲緩,側蔓上的花朵相繼開放,頗為美麗。
病蟲害防治
旱金蓮一般不易受病蟲危害,但夏、秋高溫多雨季節葉子易染白粉病、葉斑病、萎蔫病和病毒病,可以通過加強通風、排濕等消除或減輕病害的發生。病情嚴重時用500~1000倍液的甲基托布津或500倍液的粉銹寧噴灑葉面,每7天1次連噴2~3次。秋末冬初也會受白粉虱的危害,用1000倍的滅掃利噴灑葉面即可。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m.gops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