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財神”進昌平 荒灘盛開百合花
2008-04-11 18:24:39 來源:北京日報 瀏覽次數:
“風來沙滿天,雨來滿街泥”,長年被當地人這樣形容的昌平區南口鎮,2005年突然長出了大片大片的百合花,這些花還水靈靈地進了京城有名的萊太花卉市場,一支賣到11元。
這一切都源于市科委及昌平區科委的“引進科技財神工程”。
“來我們南口鎮吧,我們就看中你的技術了!”2005年3月的一天,昌平區科委副主任劉平在中國農業大學的聚會上,驚喜地發現企業家楊春起手里有個絕活兒,這絕活兒就是在沙石地里培育百合花。劉平一下盯上了這個人才:“能不能用你手中的百合花技術,把我們南口鎮的荒灘地利用起來?”
很快,昌平區科委與南口鎮政府一拍即合,引進了這個讓南口鎮充滿期待的“科技能人”。
2006年,市科委撥款80萬元,幫著引進的“科技能人”在南口鎮的西李莊村建起了第一批百合溫室大棚。然而,種百合首先得過技術關,昌平區不是傳統產菜區,當地農民種大田行,干起精細活兒就不那么在行了。
去年的一次“煙熏事件”差點造成損失。由于冬天氣溫冷,為保護百合花,楊春起幫農戶在溫室大棚里建起了一個個“小火炕”,這個用磚砌的小臺子能起到臨時燒火保溫的作用。可村民高金蘭家的大棚里自從有了“小火炕”,百合花的葉子就開始紛紛變黃、脫落。得知這一情況,楊春起連夜趕到高金蘭家的大棚,剛趴到地上就發現了問題:“小火炕”的縫隙里正一股股冒黑煙呢!原來,這是由于農民砌“小火炕”時圖省事留了縫兒,濃煙順縫兒出來把百合給熏壞了。
類似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為幫農戶及時發現種百合的“致命”問題,楊春起隔三差五就得到村民的大棚里“挑毛病”,看看這家的大棚漏不漏風,看看那家的水澆得夠不夠量……從種球的選擇、栽培基質的配方,到如何搭棚、種植、澆水,他樣樣要親自演示過才放心。
種百合種得腰包漸鼓,再也不用對著荒灘地發呆的南口鎮村民樂開了花。一個百合大棚的年收益近2萬元,還解決了當地一百多名農民就業。
如今,北京昌平南口鎮已建起了180多個大棚,年產百合鮮花約110萬支,占北京地區產量的80%,分別銷往京城的萊太和十八里店兩大花卉市場。今年,市科委準備再投1000萬元,力爭3年內在昌平區建成1500個百合溫室大棚。算下來,這里將有4000多畝荒灘地從此“變廢為寶”,有數千名農民即將實現就業。
市科委的“引進財神工程”始于2005年,13個郊區縣分別建立了科技人才庫、新成果庫和農村科技需求庫。當農村偏遠地區提出科技需求時,就可以通過人才庫和成果庫實現信息對接,對有前景的項目,科委會進行資金扶持。目前,在北京市科委上千萬元科技資金的支持下,京郊各區縣已經對接了近十個項目。
這一切都源于市科委及昌平區科委的“引進科技財神工程”。
“來我們南口鎮吧,我們就看中你的技術了!”2005年3月的一天,昌平區科委副主任劉平在中國農業大學的聚會上,驚喜地發現企業家楊春起手里有個絕活兒,這絕活兒就是在沙石地里培育百合花。劉平一下盯上了這個人才:“能不能用你手中的百合花技術,把我們南口鎮的荒灘地利用起來?”
很快,昌平區科委與南口鎮政府一拍即合,引進了這個讓南口鎮充滿期待的“科技能人”。
2006年,市科委撥款80萬元,幫著引進的“科技能人”在南口鎮的西李莊村建起了第一批百合溫室大棚。然而,種百合首先得過技術關,昌平區不是傳統產菜區,當地農民種大田行,干起精細活兒就不那么在行了。
去年的一次“煙熏事件”差點造成損失。由于冬天氣溫冷,為保護百合花,楊春起幫農戶在溫室大棚里建起了一個個“小火炕”,這個用磚砌的小臺子能起到臨時燒火保溫的作用。可村民高金蘭家的大棚里自從有了“小火炕”,百合花的葉子就開始紛紛變黃、脫落。得知這一情況,楊春起連夜趕到高金蘭家的大棚,剛趴到地上就發現了問題:“小火炕”的縫隙里正一股股冒黑煙呢!原來,這是由于農民砌“小火炕”時圖省事留了縫兒,濃煙順縫兒出來把百合給熏壞了。
類似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為幫農戶及時發現種百合的“致命”問題,楊春起隔三差五就得到村民的大棚里“挑毛病”,看看這家的大棚漏不漏風,看看那家的水澆得夠不夠量……從種球的選擇、栽培基質的配方,到如何搭棚、種植、澆水,他樣樣要親自演示過才放心。
種百合種得腰包漸鼓,再也不用對著荒灘地發呆的南口鎮村民樂開了花。一個百合大棚的年收益近2萬元,還解決了當地一百多名農民就業。
如今,北京昌平南口鎮已建起了180多個大棚,年產百合鮮花約110萬支,占北京地區產量的80%,分別銷往京城的萊太和十八里店兩大花卉市場。今年,市科委準備再投1000萬元,力爭3年內在昌平區建成1500個百合溫室大棚。算下來,這里將有4000多畝荒灘地從此“變廢為寶”,有數千名農民即將實現就業。
市科委的“引進財神工程”始于2005年,13個郊區縣分別建立了科技人才庫、新成果庫和農村科技需求庫。當農村偏遠地區提出科技需求時,就可以通過人才庫和成果庫實現信息對接,對有前景的項目,科委會進行資金扶持。目前,在北京市科委上千萬元科技資金的支持下,京郊各區縣已經對接了近十個項目。
編輯:jojo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