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鞘姜
別 名: 廣商陸、水蕉花 樟柳頭 白石筍 山冬筍 象甘蔗
科 屬: 閉鞘姜科(或姜科)閉鞘姜屬
類 別: 多年生草本
形態特征 :
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株高1-3米不等,基部近木質,頂部常分枝,枝莖旋卷。葉片圓形或披針形,呈“S”螺旋形排列,長15?20cm,寬6?10cm,頂端漸尖或尾狀漸尖,基部近圓形,葉背密被毛。穗狀花序頂生,橢圓形或卵形,長5?15cm;苞片卵形,革質,紅色,長2cm,被短柔毛,具增厚及銳利的短尖頭;小苞片長1.2?1.5cm,淡紅色;花萼革質,紅色,長1.8?2cm,3裂,嫩時被絨毛;花冠管短,長1cm,裂片長圓狀橢圓形,長約5cm,白色或頂部紅色;唇瓣寬喇叭形,純白色,長6.5?9cm,頂端具裂齒及皺波狀;雄蕊花瓣狀,長約4.5cm,寬1.3cm,上面被短柔毛,白色,基部橙黃。蒴果稍木質,長1.3cm,紅色;種子黑色,光亮,長2毫米。花期7?10月,果期11月。
同屬供 觀賞的還有光葉閉鞘姜(C.tonkinensis) 等.
產地分布 :
原?地????洲、臺?、中?大?。
分布于我國臺灣、廣東、廣西、云南 等地,東南亞及南亞地區也有分布。
生長習性:
閉鞘姜性喜溫暖、濕潤環境下生長,生于疏林下、山谷陰濕地、路邊草叢、山坡、水溝邊等處,呈野生狀態的閉鞘姜能長勢良好。
對土壤適應性強,適于各種土壤生長,根系分布深而廣,吸收能力強,多分布在10?30厘米的土層周圍。根莖好氣性強,在根莖分枝處易發生分枝和氣生根,因此,應選擇水源充足、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質壤土種植為宜。閉鞘姜喜溫、喜光,生長適溫為20?30℃,在華南地區春、夏、秋三季均可生長,冬季呈半休眠狀態。
其耐寒力較強,能耐0℃以上的低溫,霜凍時,地上部受凍害、枯死,翌年地下根莖株芽萌發出新株,在北京部分地區也可栽培。在35℃以上高溫仍能生長,但長勢緩慢,生長不良。秋季是其開花的最佳季節。
生產實踐證明,閉鞘姜適應性強,粗生快長,鮮切花產量高。
用途:
主要作鮮切花、干花和庭院綠化之用途,鮮切花年畝產高達15000?20000枝,瓶插期長達15?20天。因其紅色革質狀的穗狀花序形狀獨特,極易制成干花,是良好的干花材料。
將其叢植于庭院小區、公園、花壇等,生長郁郁蔥蔥,花后婷婷玉立,極為雅致。
植物還可入藥.
來源:
姜科閉鞘姜屬植物閉鞘姜Costus speciosus (Koenig) Smith,以根狀莖入藥。四季可采,以秋末為宜,洗凈切片,蒸熟曬干。
性味歸經: 辛、酸,微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
利水消腫,解毒止癢。用于百日咳,腎炎水腫,尿路感染,肝硬化腹水,小便不利;外用治蕁麻疹,瘡癤腫毒,中耳炎。
用法用量: 2~5錢;外用適量,煎水洗或鮮品搗爛敷患處。
注意: 孕婦及體虛者忌服。
備注: 服過量或用鮮品內服,容易中毒,出現頭暈、嘔吐、下瀉等癥狀,可給冷粥服,或用甘草2~5錢,水煎服。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