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花卉產業狀況
印度花卉業近幾年發展迅速,已有45家切花及組織培養公司如雨后春筍般地在印度成立,而外銷潛力不斷地增長,正是吸引企業來投資設立苗圃的主要原因。
據調查,印度目前花卉生產面積已超過了
印度百分之五十的花卉生產位于南部的兩個省,其中一半的產值是種植傳統花卉如玫瑰、百合和茉莉。許多花卉公司分布在南部省份及西部地區。主要生產玫瑰、康乃馨、菊花、劍蘭以及觀葉植物和種子。在印度南端則是以生產蘭花、火鶴花和觀葉植物而聞名。
西部地區的苗圃栽培主要是玫瑰、康乃馨、大理花、菊花、翠菊、晚香玉和室內觀葉植物。而蘭花、朱頂紅、劍蘭、百合、非洲菊、一串紅、火鶴花、仙人掌和其它的觀葉植物則普遍栽培于東部地區。
印度花卉生長環境在過去5年里有了明顯改變。至今已有超過50家的溫室農場從事出口買賣。一些新興種苗公司也將要擴大現有規模。組培苗的生產也很興盛,在十年前才有第一家組織培養公司成立,而今組培苗的生產能力已達約2億苗。大部分花卉公司都已設立組培部門,并出口至歐洲和美國,許多本地公司還與荷蘭公司進行了合作
出口概況
目前印度花卉生產的重點轉移到外銷方面,印度政府提供一些獎勵措施促使新興的花卉公司愿意拓展外銷。為了產業結構的發展,政府在借貸額上限5000美元的基礎上又提高了25%。政府獎勵興建冷庫和包裝及周邊的相關設施。政府對百分之百外銷的公司在進口種植機械設備時給予免稅優惠。外銷廠商也免除營業稅和在其他國家因銷售花卉所產生的營業稅。貿易政府改革最終是要使印度經濟體能進入多國的全球經濟體。
以國家立場而言,政府在花卉發展部門中設立了出口組,他們規定不同的花卉,樹木和球根作物為出口生產的近、遠期目標。并且在花卉生產業者的周圍設立了花卉專業區,以利于該地區花卉業的發展。
大多數的切花公司將產品出口到荷蘭的拍賣場拍賣,外銷旺季一般從12月到翌年5月,5月份后,印度的出口商將市場設定轉換到靠海灣的國家。切花外銷到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沙特阿拉伯和東南亞國家,到6月底外銷季節才結束。
潛力與資源的開發
本來以出口為目的的印度花卉產業完全依賴政府獎勵和民間企業參與,使印度在國際花卉市場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政府也應通過外交方式解決歐洲高稅率的主要外銷障礙;必須積極改善科研單位與生產者相互間的關系;提高專業技術、農場的技術及更新設備。花卉公司和個體的生產者必須要成為一個強有力的貿易共同體,討論共同面對的問題,且可與國際市場進行貿易談判。
現在在許多業者的努力之下所成立的南印度花卉協會已在正確的方向上邁出了一步,進入了多國化,這對花卉界的學術和產業方面均有示范激勵作用。
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