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
生物多樣性
我國生物多樣性繼續受到自然和人為活動的破壞,自然生態系統不斷退化,生境喪失和破碎化程度加劇,很多物種數量持續減少,遺傳資源破壞和流失嚴重,外來入侵物種對生物多樣性影響日趨嚴重。
狀況
物種 中國是世界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有脊椎動物6437多種,其中獸類499種,鳥類1244種,爬行類376種,兩棲類279種,魚類3862種;高等植物有30000多種(特有種17300種),其中苔蘚植物2200種,蕨類植物2600種。
近年來,互花米草、水葫蘆、紫莖澤蘭、薇甘菊等外來入侵物種已對中國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危害,并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自然保護區 截止2002年底,全國自然保護區達1757個,總面積為13295萬公頃,占全國國土面積的13.2%。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數188個,面積為6042萬公頃。
濕地 全國有31類天然濕地和9類人工濕地。主要類型有沼澤濕地、湖泊濕地、河流濕地、河口濕地、海岸灘涂、淺海水域、水庫、池塘、稻田等天然濕地和人工濕地。濕地植被約有101科,濕地生物種類約有8200種。全國濕地面積約6594萬公頃(不包括江河、池塘),占世界濕地的10%,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其中天然濕地約為2594萬公頃,包括沼澤約1197萬公頃,天然湖泊約910萬公頃,潮間帶灘涂約217萬公頃,淺海水域270萬公頃;人工濕地約4000萬公頃,包括水庫面積約200萬公頃,稻田約3800萬公頃。
中國政府已確定的11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22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水禽以及典型濕地生態系統得到了較好的保護。
措施與行動
【中東部地區生態環境現狀調查】繼西部地區生態環境現狀調查之后,2002年,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會同國家測繪局、國土資源部、國家統計局,開展了中東部地區19個省、直轄市生態環境現狀調查。
【中國第一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國家環保總局和中國科學院研究發布,包括紫莖澤蘭、薇甘菊、空心蓮子草、豚草、毒麥、互花米草、飛機草、鳳尾蓮、假高梁、蔗扁蛾、濕地松粉蚧、強大小蠹、美國白蛾、非洲大蝸、福壽螺和牛蛙16種外來入侵物種被列入第一批名單。
【生態示范區建設】截止2002年底,全國生態示范區建設試點地區的數量已達到315個。通過考核驗收并被命名為國家級生態示范區的總數達到82個。海南省、吉林省、黑龍江省生態省試點建設全面展開,并批準福建省為第4個生態省試點。
【生態功能保護區建設】 國家級生態功能保護區評審委員會對黑河流域、陰山北麓-科爾沁沙地、三江平原、鄱陽湖、東江源、鄂西北山區、洞庭湖、若爾蓋-瑪曲、長江源、黃河源、塔里木河和秦嶺山地12處擬建生態功能保護區進行了評審。
【紅樹林保護】截止2002年底,全國已建成省級以上紅樹林自然保護區9個,面積76平方公里。濫砍濫用紅樹林的現象基本杜絕,并開展了人工種植紅樹林工作。
【打擊破壞森林及野生動物資源專項行動】 破案攻堅戰2002年3月1日至4月30日,國家林業局組織開展了以查處大要案件為主的“破案攻堅戰”。行動期間,全國森林公安機關共查處各類案件29,370起,依法處理違法犯罪人員32,678人次,收繳木材55,379立方米。候鳥行動 2002年12月16日至25日,國家林業局在北京、遼寧、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廣東、上海、江蘇等十四個省市組織開展了“候鳥行動”。行動期間,收繳各種鳥類活體107,968只(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鳥類1,223只),收繳鳥類制品9,403公斤,非法槍支57支,獵具6,843 套,繳獲作案車輛24臺。
編輯:Aggie
相關閱讀
遼寧沈陽:世界最大泵道公園開園
沈陽國際泵道公園總投資約1億元,總占地面積4.58萬平方米,其中核心泵道場地面積約8000平方米,共設置平地練習區、入門波浪道、小型初級道、大型初級道、標準泵道、騰躍道、自由式場地、碗池共9個賽道【詳細】
京城最大綠肺溫榆河公園18條道路“瘦身曲化”
在京城最大“綠肺”——溫榆河公園,18條市政道路眼下正開展設計建設。近日,由北京城市規劃院、園林古建院、市水利設計院、弘都院、林業大學等專業團隊組建的規劃技術工作營,已經完成了【詳細】
《杭州市濕地保護條例》施行
《杭州市濕地保護條例》今年5月1日起施行。浙江省杭州市近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杭州市濕地保護條例》制定實施的有關情況,提出將扎實推進濕地保護和修復,全力推進國際濕地城市創建【詳細】
同濟大學風景園林專業女生留學歸來后當廚師
有人問小迪,985畢業做廚師不會感覺虧了嗎?小迪說“標簽也許可以帶給人暫時的光環,但它不該定義你。”小迪說她喜歡做料理,因為看到吃了自己做的食物感到幸福的食客會覺得很幸福【詳細】